移至主內容

原住民正名

2007/10/17 22:27
2,08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對於沸沸揚揚的原住民正名說

       

        看完影片後,潛藏的情緒隨著不同層面的議題起起浮浮,心中充滿了五味雜陳,這項看似現任政府的美意,卻好像不盡然如此,對於找回自己本名的活動,響應的人熱烈激昂,但也有人抱持另一種迥然不同的想法。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聽多了許多改回原部落名字的人,侃侃而談找回屬於自己名字後的歸屬感,同時,卻又有另一種聲音出現--那是不願意更換名字的人的心聲。對我們這些局外人而言,的確能感同身受,那些原先名字被以強硬態度撤換,新填上完全陌生姓名的人的無奈,所以,或許不大能理解:既然有機會 為什麼不正名 因為麻煩?有原住民學者說,換回原名的過程艱難漫長,故許多人選擇放棄,好比說,早已習慣跟著自己十幾年的名字,假使更換,還得重辦證件,實在頗煩人;抑或是擔心一旦換回”原名”,身邊週遭的人發現是原住民身分,會適應不良、被嚇跑,(對我來說,如果存在真正友誼的話,不管名字叫什麼,認同的是名字本身的”主人”。)

        但,另一個更值得注意的是,對原姓名的”認同感”消失了,這樣的說法讓我深思,的確,在現今多元開放的社會,各族群之間通婚早已屢見不鮮,純正血統這種東西,早已逐漸被洗淡,薄到看不見,沒有人能說自己一定是什麼族群中,擁有最純正血統的,因此,當老一輩原住民緊抓著這得來不易的機會,興高采烈的更名之際,新生代的兒孫輩或許打從一出生,就使用與普羅大眾一般的命名模式,對現任名字產生的”認同感” ,也相對大於正鬧著沸騰的”正名說”,而原因很簡單──因為本來就是這個名字嘛!不像先前的長輩,名字歷經不同政府統治,也跟著”改朝換代”;二來,即有可能這一輩的孩童,本身是個”混血兒”,爺爺奶奶都是原住民,但爸爸跟外國人媽媽結婚,(比如:閩南人、客家人、日韓歐美人士…。)如此一來,這樣的小孩到底該歸類在哪一族呢?!故此,對於原住民族群歸屬感的認知也會變的淡薄。 

        不容置喙地,尋回自身名字的活動是良性、該被鼓勵的,因為名字即是代表一個人,是種代號,名字與主人之間有著妙不可言的聯繫關係,同時也象徵各族群的一套命名方式,也因為這樣,原住民們才會如此努力掙回更名的權利。無論最後選擇的是哪個名字,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本身對自己族群的認同,以及對其他群體的尊重,若能真正做到,而不只是嘴上說說,這樣,才愧對的起自己族群吧!

昕子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