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古早味

嵌入:
文字-A A +A

古老的吹玻璃工藝,吹出觀光客不遠千里而來的商機 ...

挪威的藍十字國旗,為什麼是觀光客最喜歡的圖案


 

挪威的手工藝術園區,除了實際生產已經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玻璃傳統工藝之外,也開放讓民眾參與製作過程。其實在台灣,也很流行到陶藝工廠做陶,挪威的玻璃工藝坊,有什麼經營獨到之處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NKNU 01

我覺得挪威的風景很美麗,我很喜歡。影片裡面有介紹挪威的人自己作玻璃瓶、杯子、盤子的方法,而且也可以讓大家在旁邊看,自己可以做喜歡的杯子和玻璃瓶,我覺得很有趣。雖然看起來有點難、有點危險,但是旁邊有老師幫忙一起做,應該很安全,我想自己做做看。挪威人的國家衣服非常有特色,玩偶的國家服裝與樣式也是非常可愛漂亮,大家一起在外面聽歌,看表演,快樂的過生活,讓我覺得挪威這個國家的味道很棒。另外,房屋上面種草,小羊兒們可以在屋頂上面吃草,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很可愛。我覺得挪威的人很喜歡大自然,房子的型式也非常簡單,他們好像天天住在大自然的公園裡,我覺得挪威真的是一個很好、很美麗的國家。

欣

隨著時代的演進,傳統的工藝正逐漸沒落;為了找到新的出路,結合觀光乃是一項不錯的做法。玻璃,在我的印象當中是一種非常易碎的物品,但它那晶亮的外表以及獨特的造型,還是令人愛不釋手。
挪威,將傳統的玻璃工藝結合觀光,不僅帶動了傳統產業的發展,也讓大家有機會去了解玻璃的製造過程和自己動手做的樂趣。看著影片中的小孩在工藝師傅的指導下向玻璃吹氣,感覺很好玩也很有趣,而且每個吹出來的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玻璃比起塑膠,在實用性上可能稍微略遜一籌,但它卻可以表現出自己獨特的藝術之美。混染著各種顏色,再結合藝術家的巧手,一項精緻的工藝品,就此誕生。

丹丹

我覺得在這篇報導中
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對於人親身的體驗
親自體驗才會有成就感
就像我們台灣的陶藝廠一樣
開放讓人親手製作
大家才會有想要來的動力
並且很成功的是
能夠讓人親身參觀體驗
而且全程跟隨觀看
沒有處處受到限制
所以才可以這麼成功

希婕

以前常常聽我媽媽說挪威的玻璃很漂亮之類的
我們家也有很多爸爸媽媽買的關於地理文化的百顆或書籍裡
所以我也大略知道一些挪威的玻璃工業十分發達
其知名度不輸給挪威的峽灣地形
現在看到這篇報導介紹的玻璃讓我加深了印象
如果真的有機會真希望可以去親眼看看挪威的玻璃工業跟我小時候去參觀的玻璃工廠有什麼不一樣(我忘記是台灣哪裡的玻璃工廠了只記得我去過)
另外報導中介紹的挪威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傳統國服真的好漂亮
我奶奶常常出國到處看
我也在它的收藏中看過挪威的傳統服飾
聽奶奶說既是手工製作而且也只是挪威某個地區的特色服裝而已
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們的服裝還有因為地區不同服飾也不同
真的很有趣

貝貝

挪威的觀光產業規劃很棒,結合了古代的工藝技術與現代的商業規劃,不斷地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遊玩。這些成功的經驗背後都是需要完整妥善的規劃與願意持續下去的恆心。我想,只要政府願意投資、規劃,一個破舊的古蹟就能成為煥然一新的新景點。像台灣的英國領事館就算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結合古代古蹟與現代規劃,近來成為了香港與大陸觀光客的最愛。雖然我感覺台灣在古蹟觀光規劃的部分還略嫌不足,缺乏了一些創意與熱情。但到目前為止,我已經看到文化產業開始起步,像是客家博覽會等。所以我相信若台灣的政府願意對這些沒落的古蹟再進一步投資規劃的話,台灣觀光產業的會有更多的潛力將會被發展出來!

josie

報導中提到三個挪威的傳統產業,首先是製作玻璃的工廠.挪威人聰明地將先人生活發揚瓜大更創造了觀光商機,但是這樣的成功看的出來並不是偶然.挪威人採用群聚是經營的策略ˋ重視對玻璃工廠可能發出噪音干擾的問題ˋ參觀者的安全及便利性和以友善的態度指導遊客如何吹玻璃etc.我認為這耶用心是能感受的道也是最實在的能讓這項觀光產業興盛的原因.

再來還有布納的推廣,因為挪威有許多不同的民族,但在她們的人民心中都擁有一股對自己國家和布族的驕傲和傳承的熱忱,每一個人都積極的想把屬於她們自己的文化和故事介紹給大家知道,也藉此創造另一番觀光商機.

最後一個則是以傳統房舍和生活吸引遊客,主人還原以往鼓譟的生活情形,讓遊客們"活"再以前的時代,藉此希望人們不要忘本和失去人類之間最淳樸的感情.

雖然說穿了,以上三者傳統文化推動都有為了賺錢的木里成分在裡頭,但從挪威人的作為就能輕易看出,賺錢絕對不是她們做這些事的最大目的.她們是為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和保護環境,因為只有維持古老先人留下的智慧生活,才是保護環境ˋ避免遭受現代污染的最實際方法.

Du

儘管跟台灣製陶藝術的商業手法相近,皆可自己手工DIY,但近距離實際觀賞製作過程,確是很少見的策略,很多時候中國人會有一種藏私的心態,習慣在背後留一手,有些獨門偏方、或是特殊原料應用在過程之中,卻鮮少為外人道,除了保密防諜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怕別人看到自己拙劣的一面吧!?挪威跟芬蘭和丹麥一樣,對於要做的事情事前規劃都很徹底,舉凡動線、視線…等,都有詳盡的思考,良好的配套措施,跟學校結合,不僅增添學習樂趣,也尋覓後天人才,這樣的努力下來,更是造成其歷久不衰的因素。此外,創造力,也是使得傳統玻璃工業得以繼續生存的動力,在傳承的技法上多加了現代元素,豐富各式各樣的領域,皆拿來成為創作泉源,就是這樣的 creative 也讓古早味又在現代復甦。

王薇婷

挪威古早味─在挪威古老的吹玻璃工藝發展成一項很熱門的觀光,其中他們使一個工藝園區發展成一個觀光地方,使我聯想到高雄的美濃,也曾經興起過,但現在已慢慢在沒落當中,在影片中發現他們要把一個既有危險又相當有噪音的地方變成觀光地方,在許多細節上面處理的相當仔細,不只是讓觀眾參與,在安全等的都考量的極為洽當。

獨立特派員之友

記得3或4年前有去過位於鹿港的玻璃博物館,它也是位於遠離市區的工業區(雖然不像影片中離市中心那麼遠)。現在回想起來對它並沒有很深刻的印象…只記得片段畫面,關於幾個比較有趣的場地布置,記憶中還有一區有如家具展場一樣的展區…。回憶是非常互動取向的東西,如果回憶中的過去有跟那人、或那物有互動,印象畫面也會比較鮮明。像剛剛我在回憶3,4年前時,腦中盡是和他人的互動,而場景大多數只是配角。因此我覺得像挪威這個玻璃廠將會非常讓人有記憶點,孩子們長大後會想起來他們”曾和爺爺奶奶到那邊體驗吹玻璃”,而不是回憶著他們”曾經和爺爺奶奶到那邊一起體驗催剝離(印象模糊)”。教學或學習的意義將會在此顯現出來。

shaike

【挪威古早味】、【丹麥古早味】、【芬蘭古早味】
以上這三則分別是在敘述挪威、丹麥、芬蘭等國家,如何保存、延續她們的古老文化,及說明這些古老文物及生活方式也能帶來商機。她們這樣的舉動,不僅能保留古文物,也讓年輕一輩得以認識前人的生活文化,更重要的是這些文物能夠喚起老人們過去的生活經歷,對於老人失智的治療與預防,都有很大的助益。相較於現在的台灣,雖然有許多保存古物的博物館,但未能發展成讓人親身體驗古老生活的「活博物館」,這是比較可惜的部分。希望有朝一日我們也能將台灣的古早味玩出一片天,為發揚台灣的傳統文藝精神盡一己之力,也替傳統產業帶來更大的商機。

李欣桂

 看完這一系列的懷舊商機單元報導,的確值得我們深思!在六零年代以前,全球一片烽火,六零年代以後,邁向了經濟繁榮的新世代,處於那個時代的人們,現在正是我們口中所謂的老人,如何將那個時代的精采和變動真實重現,是我們可以好好發展及利用的資源!
  在挪威、丹麥和芬蘭懷舊商機的報導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發展懷舊觀光路線並不困難,需要的只是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和用心的態度。在挪威,他們意識到發展懷舊觀光,不能只是陳列一些刻板或靜態的文物,或是提供一些抽象的資料,而是應該實現克服及挑戰的精神,不斷將生生不息的發想應用到觀光賣點中,其中,他們更注重站在觀光客的角度著想,像設計專屬參觀位置、提供實際參與製作的機會等等,都將有助於學習樂趣的製造,並能培養專業人才。
  此外,在丹麥和芬蘭的構想中,他們的作為讓我更加佩服,並刺激了我對台灣的博物館的多元想像。「活的博物館」,這個想法在台灣的社會中的確很少見,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我們在建立在地文化的獨特性時,往往只想到不斷的興建文物館,以及將大量的經費砸在初始的發想上,卻未真正用心的去思考什麼才是能夠永續傳承下去的文化體驗,怎樣才能讓用心還原的古人生活,吸引到活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的人們。
  要論多元文化,其實台灣所擁有的不在少數,但我們似乎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和可創性,與其只是一味的發展數位科技,或是追趕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或許我們還能撥點創意給鄉村復古的經營,濃濃山城味道的客家文化、村里互動頻繁的眷村文化、富含神秘色彩的原住民文化,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好好開發的多元空間!

WeiKai

「挪威古早味」,讓我有一種感觸,讓我想起台北的鶯歌,鶯歌也算是台灣的陶瓷重鎮,那裡也跟挪威一樣,可以讓人們去體驗手拉坏、製造茶壺或陶製品的過程,我認為鶯歌那裡不輸給國外,我認為政府可以去多去宣揚這些觀光產業,我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精緻的手藝,這我認為是讓我們驕傲的台灣文化。

WeiKai

「挪威古早味」,讓我有一種感觸,讓我想起台北的鶯歌,鶯歌也算是台灣的陶瓷重鎮,那裡也跟挪威一樣,可以讓人們去體驗手拉坏、製造茶壺或陶製品的過程,我認為鶯歌那裡不輸給國外,我認為政府可以去多去宣揚這些觀光產業,我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精緻的手藝,這我認為是讓我們驕傲的台灣文化。

梁燕媚

「挪威古早味」、「丹麥古早味」、「芬蘭古早味」影片 其實,這三則影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文化創意產業」,如何把「文化」變成「商機」。從商業到文化,其實,我們面對的話題都差不多:如何讓本土產品取得成功?如何讓本土文化具有「不可輕視」的力量?顯然,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還是把「文化藝術」當作是一門「生意」。
當文化從一開始就定位成是為了招徠更多遊客的工具、當資源從來都沒有把重點投放在提升民?視野與教育等基礎上、當本土藝術創作者、社區民?之間無法建立一種對話機制。那麼,「文化創意產業」是不可能會成功的。
雖然,歸根到底,「文化創意產業」也是生意。不過,比較起來,它和其他商業的運作模式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文化創意產業」並非是完全以「賺取利潤」作?出發點,它的本質和目的,不應該是為了虎視眈眈地瞄著別人的錢包裡面的金錢。商業運作講求「行銷網絡」、「配售通路」、「市場銷量」、「價格競爭」等商戰手段,但「文化創意產業」行銷者的角色,卻是在扮演如何讓品味各異、品位不同消費者找到「對的」產品與「對的」服務。
因此,「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的成敗,還是在於民眾是否有足夠的選擇,或者,再退一步,行銷者有沒有意識到:其實自己可以做什麼、也應該做什麼?而政府又有沒有意識到要如何推動?
其實,經濟和文化,從來也不矛盾,推動全民對「文化」的關注,更不應該是什?「等先發展經濟了再?」的議題。事實上,一座城市的經濟指標也就是財富累積的方式、人們對待財富的態度。但這些卻剛好讓我們看見這城市的文化優劣。如果我們看到都是一個個 「?富不仁」、「自私自利」、「見錢眼開」的生意人,那?,請告訴我:這樣的「經濟發展」,到底有什?意義?
於是,我們又回到了所有問題的原點:藝術教育究竟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佔據什?樣的位置?這個社會有沒有讓它的孩子從小開始慢慢學會獨立思考?如何為今天學校裡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這些未來文化產業的消費者們-塑造出一種代表這城市的文化品位、文化定位?的確是值得去深思與探究。但是不管如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只存在是否有「心」在裡面就可。不然不管在推行上多廢心思,若缺乏心靈在裡面,再多的設計,再多的計劃,也是枉然。這頂多只是一項「只有軀殼沒有靈魂」的商品。

Miss Chang

看三則關於挪威、丹麥、瑞典的推廣本地文化的形式,我深刻的覺得,他們的作法都能讓每個人親自去體驗,更靠近自身的文化,了解文化的內在價值,相對的,也會更珍惜現在,也會懂得感恩,一個人懂得飲水思源,才會有知道感恩,我想這是有相關的。

4

加入時間: 2007.06.20

獨立特派員

加入時間: 2007.06.20
1,320則報導
1,19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獨立搬家公告】

2012-12-13
瀏覽:
7,894
推:
0
回應:
0

小小農夫在萌芽

2012-12-13
瀏覽:
5,059
推:
4
回應:
0

幸福‧食在好農

2012-12-13
瀏覽:
4,755
推:
1
回應:
0

牛糞傳奇 田未秧

2012-12-13
瀏覽:
5,467
推:
8
回應:
0
15:22

混障的人生舞台

2012-12-06
瀏覽:
6,785
推:
3
回應:
1
20:49

康家要找家

2012-12-06
瀏覽:
5,967
推:
5
回應:
0
17:37

帶種的女人

2012-12-06
瀏覽:
4,999
推:
9
回應:
0

重要公告,部落格搬新家了!

2012-11-30
瀏覽:
4,342
推:
1
回應:
0
16:19

目標720小時

2012-11-29
瀏覽:
4,234
推:
1
回應:
0
16:43

台東醫療啟示錄

2012-11-29
瀏覽:
4,492
推:
6
回應:
0

挪威古早味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36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36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