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森林公園裡的傳統民俗與文化

嵌入:
文字-A A +A

文山森林公園裡的傳統民俗與文化

興邦里里長張朝雄:柯市長把這邊墳墓用拆遷補償條例,去把它拆遷完之後,才有辦法變成後來的文山森林公園。

旁白:文山森林公園是在2022年4月15日隆重開幕,擁有11公頃面積富有自然生態景觀,號稱台北市南區的小陽明山。台北市市定古蹟興福庒「建塚紀念碑」與歷史建築「賴氏萬壽塔」都是與墓葬有關,文山森林公園打破了傳統對墳墓的觀念-避免接近墓園,現在公園化具有生命教育教材,民眾可以接近它進一步了解傳統民俗與文化。

文山區居民莫光華:中國人最重視的就是慎終追遠,我算是來台第二代,在我爸爸就是先按照土葬的形式葬在公墓裡,等到過了10年之後才去撿骨接著進到塔裡,這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習俗。

文山社大公民新聞社公民記者林志堅:土葬一定最注意看方位,看時辰看好後埋下去,經過10年至15年再來撿骨,曬乾!曬乾以後排序在甕裡蓋上甕的蓋子,有兩種方法,一是原地再回葬就是土葬另一種放塔位,這是我們台灣的兩種方法是我所了解。

導覽老師顏文魁:賴氏萬壽塔是建於1940年日本時代大稻埕姓賴(家族墓塔),獅子頭的坐像盤踞在墓塔的上方,根據墓葬專家的研究這樣的造型來自沖繩,墓室分為兩種(吉葬、凶葬)兩種混在一起這樣的形式在台灣非常少見,但是卻找不到我們台灣可以看到的墓碑,這樣三個形式就跟沖繩形式相同,所以台灣文化和琉球文化也有一點。它這個地方本來應該要遷掉,就是文史專家跟地方民意代表提出研究,這個它很有特色,如果你把它拆掉以後就消失了,應該把它保留下來。

旁白:現在賴氏後人已將先人的金甕全數遷出,賴氏萬壽塔已登入台北市歷史建築成為文山森林公園的一個令人景仰的景點。

文山社大公民新聞社公民記者愛美麗魚台北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5

加入時間: 2017.11.24

愛美麗魚

加入時間: 2017.11.24
135則報導
135則影音
2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4:12

本土教育愛無終止-何文賢老師在地釘根生湠20年

2023-09-06
瀏覽:
5,888
推:
60
回應:
0
9:59

咱的老年 謝見祥阿公的手

2023-08-01
瀏覽:
13,691
推:
207
回應:
0
3:32

一起FUN學趣

2023-07-23
瀏覽:
2,890
推:
23
回應:
0
3:31

分辨真假新聞 支持好的獨立媒體

2023-07-22
瀏覽:
3,767
推:
50
回應:
0
5:15

竹北新瓦屋遇見關西杜麗娘

2023-06-21
瀏覽:
7,135
推:
93
回應:
0
2:45

雙雙首場分享出現在文山社大

2023-05-14
瀏覽:
2,844
推:
47
回應:
0
3:03

花布新藝

2023-04-30
瀏覽:
4,203
推:
88
回應:
0
2:22

2023竹縣童樂會義起來玩

2023-04-19
瀏覽:
3,818
推:
39
回應:
0
4:26

有朋自遠方來

2023-04-18
瀏覽:
3,320
推:
15
回應:
0
2:41

會走路的花燈迎天穿

2023-02-26
瀏覽:
4,705
推:
22
回應:
0
3:30

文山森林公園裡的傳統民俗與文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1,911篇報導,共12,4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1,911篇報導

12,4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