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曾文水色共學埤圳踏查

2022/05/06 15:45
3,770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7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曾文水色共學埤圳踏查

      為喚醒民眾對水資源重要性觀念與促進水文化的保存,

      提升民眾對水資源議題及溪流自然的重視,

      曾文社區大學在2022年/4月/10日,

      於官田葫蘆埤自然公園與赤山龍湖巖等地,

      辦理曾文溪水道踏查之旅活動,

      邀請對地景與人文專業的楊宏裕老師帶領解說,

      讓對曾文水資源地方知識與地方創生感興趣的民眾,

      從埤塘、埤圳、地方志等地貌與文獻中抽絲剝繭,

      拼湊還原曾文溪的前世今生。

       

      曾文社區大學主任   黃瓊恩 訪談

      八田與一他所興建的這些水利的工程,

      其實對嘉義、台南這邊有很大的貢獻,

      那我們不只是看了水圳、看了埤塘,

      它有很多的功能,

      除了說有蓄水、灌溉、排水甚至還可以蓄洪,

      還有做這些很多調節的功能,

      我們曾文社大也是一個流域學校,

      所以我們推動這些像是水環境教育,

      可以讓我們的民眾更了解更珍惜我們的水資源。

       

      曾文流域人文地景講師 楊宏裕老師 解說

      嘉南大圳1930年代建造之前,

      其實在台南的靠近丘陵地帶的部分,

      靠近山區這一帶有很多早就有在灌溉了,

      就像這樣這個在清朝時代就這樣了,

      你們現在在嘉南平原看到 ,

      哇到處都很多水稻田啊,

      那個都是在嘉南大圳完成後,

      1930年代以後才有的事情,

      不然以前沒有埤圳的地方,

      幾乎全部都是種甘蔗、番薯跟一些旱作,

      在南邊   八田與一已經挖了一條排水路,

      排到南邊的曾文溪,

      這是一套很完整的系統喔,

      防災系統都想好了,

      早在八田那個時代,

      所以我們現在越了解這些東西,

      就覺得這個他們的構思真的是非常的棒!

      透過水文地貌的改變溯源,

      感受自然界滄海桑田的力量,

      進而敬畏大自然,

      學習與水共生的古人智慧。

       

      公民記者/王郁婷  台南官田區採訪報導

       

       

      台南官田葫蘆埤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8:49

      麻豆文旦農

      雅仁
      60,966 0 55

      關聖帝君的契子

      小喬流水
      8,362 0 161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