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緝毒犬也能成為狗醫生-狗醫生Nisha
Nisha原來是一隻由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所培育的拉不拉多,但是因為對聲音過於敏感被判定為不適訓而退出訓練,因緣際會下遇到了現在的主人Nisha媽媽,即使當不成緝毒犬也可以發揮能力成為狗醫生回饋社會的喔。
「那我們現在要來跟Nisha玩遊戲,就是過山洞」,台中市愛心家園的老師們帶著患有腦性麻痺的小朋友們上課,狗醫生Nisha也是老師之一。
因為喜愛狗狗而到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擔任志工的Nisha媽媽,在領養Nisha之後卻遇到了一些困難,剛到新家的Nisha因社會化不足且性格敏感,並不會定點上廁所,也時常焦慮而亂咬東西甚至破壞家裡裝潢,這讓Nisha媽媽感到非常頭痛,找了很多資料發現,「台灣狗醫生協會」的課程最符合自己的需求。
1999年底開始台灣開始將狗狗加入了動物輔助治療的行列,「台灣狗醫生協會」也在2001年成立,他們把將培訓課程分為基礎班、中級班、高級班三個階段,在通過高級課程後,會由訓練師評估是否適合成為狗醫生,再進行考試和實習,才能夠正式成為狗醫生,定期到醫院、特教中心等地進行志工服務。
參加狗醫生的課程後,Nisha個性變的穩定不再亂咬東西,也願意聽從Nisha媽媽的指令,偶爾出門散步玩的太開心也不會叫不回來,Nisha媽媽認為Nisha曾經在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訓練過,「取之於國家用之於社會」,應該讓變得更好的Nisha也能有機會服務大家,於是參加了考試成為狗醫生,在協助治療的過程中,愛吃的特性也讓Nisha有了很好的完成任務的誘因,Nisha媽媽也說到,她最感動的就是看到服務對象慢慢進步,對於需要特殊教育的小朋友來說,從第一次看到Nisha就哭,再到現在願意主動與Nisha互動,都是她與Nisha努力獲得的成果。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