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塭養殖的二三事-塭池科窟的型態
 
魚塭養殖的二三事-塭池科窟的型態
	圖/文/小喬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魚塭養殖戶/黃凱民講述踏入養殖業歷程)
養殖業喔 基本上就是跟  魚阿 蝦阿 蟹阿  不像外面的職業就是
	在辦公室裡阿 還是在現場裡 那個感覺是不一樣的
	基本上是沒有什麼 人際上的問題 但是下去做的時候呢 
	那個自由只是一個表面而已 其實是工作範圍比較大而已 
	精神上的壓力吧 就是從興趣 然後中間的風險嘛
	到長成 收成的時候 那種成就感 最後就是一種欣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於嘉義縣布袋鎮的新塭
	西臨八掌溪分流的好美裡海灘
	是嘉義沿海漁塭養殖的聖地
	樸實簡單的小漁村  
	有著塭池養殖的生活故事
	————————————
	一年四季的開始
	作為飼養新池的準備
	養殖戶會先整理魚塭  俗稱科窟
 
	(訪談01-魚塭養殖戶/黃凱民講述科窟的流程)
	———————————
	隨著養殖技術的演進  
	飼養塭池型態  除了傳統的引進海水養殖外
	也有專為飼養浮游生物的塭池
	待清池後 可看到長滿大型藻類的樣貌
 
(訪談02-魚塭養殖戶/黃凱民講述飼養浮游生物塭池與海水養殖清池後的差異)
	————————————
	另海水養殖池    可看到清池後龜裂的景象
	也藉休池之餘   養殖漁民也開始整頓塭池事務
 
(訪談03-魚塭養殖戶/黃凱民講述休池的前置準備事務)
	———————————
	透過塭池的前置作業
	帶大家認識養殖業  獨特的科窟仔過程
	平實且細心的每一個步驟  盼能迎接新的豐收年到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記者/洪煥喬 嘉義布袋新塭採訪報導
本影片背景音樂引用自 YouTube
	No Copyright Music 無版權音樂-歡快(Cheerful)0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感謝以下受訪者-----
	魚塭養殖戶/黃凱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721台南市麻豆區北勢里北勢寮70-11號
電話:06-5703100轉6131-6136|專線:06-5703122|傳真:06-5700191
Copyright © 2022曾文社區大學All rights reserve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