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3D列印客製輔具 開源義肢助弱勢圓夢

2021/04/30 21:00
2,03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NS:3D列印機畫面

      標一:另類開源義肢 需求者共同創作

      OS:在台灣,一組義肢要價數十萬不等,而且對想做指定動作的需求者來說並不實用,因此對傳統義肢望之卻步。為了改善這個情形,陳俊志透過開源的模式,將程式碼及結構公開在社群上,供需求者使用,也透過與需求者共同製作,打造出客製的義肢。

      Super1:TGH 機構工程師 陳俊志

      陳俊志:在國內受傷的人,普遍是經濟較差,這幾百萬義肢的錢,基本上對他的生活是很困難的。

      標二:運用3D列印技術 降低義肢成本

      OS:利用3D列印技術,陳俊志透過電腦掃描畫出殘肢的形狀,不僅少掉傳統義肢需要開模的龐大經費,也讓義肢穿戴起來更加合適。

      陳俊志:3D列印他的好處就是不用開模,所以你只要在電腦裡面畫好圖,做一些工作之後,就可以去機器上列印。

      標三:改良傳統設計 多方嘗試創新意

      OS:不只利用3D列印降低義肢成本,陳俊志也改良傳統義肢抓握物品的設計邏輯,讓使用上更加省力。同時也嘗試結合木材、燈泡等不同材料,讓義肢成為美麗的裝飾品,不再只是個冷冰冰的輔具。

      Super2:木質義肢協作者Patrick

      Patrick:3D列印出來的線條是比較曲面的,就是木頭是平面的,要結合到曲面上,會有一點困難。

      標四:獨特客製義肢 助需求者返日常

      OS:客製化的義肢,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及投入,價格、結構、材料也都大大不同,因此導致開源義肢無法推廣,一年僅能接下兩位需求者。陳俊志將義肢注入另一股生命力,也讓過去需求者需要花費大量資金才能達成的希望,如今都可以一一實現。

      記者王君盈 蕭宇軒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