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祭出布農文化動能 110年海端射耳祭競賽

2021/04/10 20:00
2,94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公民記者盧宥成/台東報導〕

      低沈嗓音的「祈禱小米豐收歌」、讚頌偉業的「報戰功」四月總會出現在布農部落;今年更出現在兩年一度海端鄉所舉辦之全鄉射耳祭活動。

      110年的海端鄉射耳祭活動於110年4月9日及10日兩天舉行,鄉裡的孩子與成人兩天先後呈現文化祭儀與鋸木、射箭、陷阱製作趣味比賽。

      報戰功

      聽到「呼阿虎虎!」、「呼阿虎虎!」,就知道是報戰功的時候,每句以四個節拍為單位。9號小學生們告訴祖先們自己的豐功偉業;10號的大人們則用較深奧的語言歌頌祖先。不論是哪個身份,都會向dihanin(上天)稟報自己的媽媽屬於哪個家族。

      照片

       

       

       

       

       

       

       

       

      霧鹿國小學生報戰功  攝影/盧宥成

       

      鋸木比賽與陷阱比賽

      縱橫高山的布農族人,身旁必帶著小刀鋸木頭、砍草開路。兩天中各村的男丁使出渾身解數,比速度接力。大會介紹時特別指出木頭來自加拿崁頂一帶,以櫸木等硬木頭為主。陷阱比賽方面,村民聯合孩童以木頭、凹洞製作出讓獵物落坑彈上來被勒住的陷阱。

      照片
      照片

      布農族孩子鋸木頭及村民聯合設陷阱  攝影/盧宥成

      兩年一度的海端鄉聯合射耳祭,各村及團體使出渾身解數。利稻村的開墾祭、霧鹿村的狩獵祭、崁頂村的播種祭等,裡頭蘊含豐富文化典故。不論是何種祭儀,我們常常能夠目睹族人圍成一圈,有時鋤草,有時呼喚上天。結尾觀眾更是都能見到族人團結圍圈,慶祝祭典完成。

      照片

      開墾祭結束時,全體圍一圈,象徵祭儀完成全體準備吃飯 攝影/盧宥成

      除了布農祭典表演與競賽,海端鄉公所今年推出文化體驗在地景點背後的文化、報戰功的意涵等。舞台旁邊更有鄉公所核可的在地廠商,販售在地米、手工藝、紅藜、咖啡等等,讓遊客不僅認識布農文化,也能增進當地商機。活動已於今日下午落幕,對布農文化有興趣的朋友2023年歡迎共襄盛舉。

      台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