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超級市場 食農教育走入校園日常

文字-A A +A

【記者 盧怡靜/台中報導】

「食農教育」一詞在2013年歷經食安風暴後如雨後春筍般在台灣遍地開花,然而坊間的各式講座課程常常只是種菜體驗,並且著重在推廣有機農業,反而忽略了食農教育的在地連結性。台灣農業推廣學會就將食農教育定義為:「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學習者經由與食物、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感於海燕風災 開始實行碳耕計畫

而這種強調食育學習者親自參與完整的農事過程,培養簡單的耕食能力,這樣的教育內涵,在台中市大同國小、台中國小已落實達三個完整學期的時間。由長期關心環境護育的共好生活合作社舉辦的永續maker社團,深入校園,深耕在地,目的是為推動校園在地食農及碳耕計畫以實際達到生態永續的實踐。

實行校園碳耕計畫的台中國小一隅。(圖片:共好生活合作社提供)

共好生活合作社的創辦人馮雅蕾老師,因曾參加樸門「綠色戰士」培訓課程,綠色戰士為樸門設計的救援課程,主要針對災後重建及減災設計近行永續行動,由於災難倖存者對於救援物資的倚賴,當地人已失去自己種植食物的能力,而國際的「食物救援」反而對其文化和健康帶來負面影響。馮雅蕾因此進一步思索並學習到:過於重視災後救援不如從設計減災活動開始,幫助災區儘快重建自給自足及食物安全系統,而「碳耕計畫」便是以實際行動來因應地球氣候變遷可能引發的各種問題。

碳耕食農入校園 減碳排再固碳

在台中國小實行的永續maker社團活動非常多樣,其中「碳耕循環菜箱組」是由報廢的課桌椅改造而成,分為兩個部分,下方為堆肥箱,上方為省水菜箱,並且實施班級認養,觀察與記錄堆肥的情形,再將做好的堆肥放入菜箱做成黑金,由此記錄一學期,將記錄數據化,便能觀察此過程處理了多少垃圾,生產多少堆肥,並達到減碳的成效。

廢棄課桌椅改造的碳耕循環菜箱組。(圖片:共好生活合作社提供)

為使學生擁有更多的災害應變能力,老師亦設計了濾水瓶的實作課程,教導同學使用木炭、細沙、石頭和舊衣服等材料一層一層放入寶特瓶,過濾掉所有污泥及漂浮物,馮雅蕾老師強調此實作課程能使學生多一份生活技能及知識,並且能更勇敢的面對未來環境的變化。

濾水瓶的實作課程。(圖片:共好生活合作社提供)

而大同國小則建置了屬於學校的「小精靈森林家園」。從整地、劈木材、打樁、挖堆肥土、運堆肥土、圍菜圃框,皆由學生親自執行。「即使都市人沒有地可以耕耘自己的菜圃,但是只要我們願意,我們都可以在校園及社區打造這樣低碳、永續的飲食花園。」學生動手種植原生植物,打造食物森林、做生態池、蓋小屋,旁邊有個螢火蟲生態池,小朋友在這裡,可以玩真實扮家家酒,現採飲食花園裡面的新鮮蔬菜和香草招待客人,並用自己搭建的火箭爐煮食,儼如一個自給自足的秘密基地!

在其中一次的社課,雅蕾老師帶領學生們完成最後一個轉廢棧板的菜圃,並且修剪了綠籬、疏苗,再摘下韭菜、萵苣、薄荷和地瓜葉讓同學們帶回家,最後在新做好的菜圃種下A菜和白莧菜。老師說: 「希望能使每個孩子在與土地、自然工作中,都能找到樂趣與收穫,並為自己勞動、付出心力,一點一滴!造的這個小基地感到驕傲!」

大同國小則建置屬於校園的「小精靈森林家園」。(圖片:共好生活合作社提供)

11月28日為台中國小的校慶,馮雅蕾老師和永續Maker團隊的老師及志工帶領小朋友置香草花食餐桌,不訂購外食,用校園的碳耕飲食自給自足,用飲食花園栽種的香草、可食花、生菜製作輕食及花草茶飲。除了減少花費、減少碳排,更宣告實行環保減塑也可以美不勝收!

用校園飲食花園打造香草花食饗宴。(圖片:共好生活合作社提供)

再定義食農教育 實踐永續

時至今日已蔚為風潮的食農教育,將由學校老師及志工們開始在地營造,培養學生成為種子小老師,再協助指導更多同學實施堆肥,期望將學校的落葉及午餐的生廚餘等有機廢棄物,都能在學校裡循環再生,從減碳排開始再進行固碳,把碳種回土壤裡,實踐校園碳耕計畫。而飲食花園的建造,希望能再定義食農的在地學習,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一起守護環境,實踐永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9.09.29

靜宜大傳創事紀

加入時間: 2009.09.29
1,267則報導
620則影音
14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35

野外私廚友善環境 傳遞食農理念

2023-08-30
瀏覽:
34,465
推:
27
回應:
0
2:19

鎌村社區據點總是充滿歡笑聲

2023-08-30
瀏覽:
16,842
推:
0
回應:
0

寵物羊毛氈留下最熟悉的牠

2023-08-23
瀏覽:
37,909
推:
0
回應:
0
3:00

東海閱讀綠洲 午後書房與二手書的邂逅

2023-08-23
瀏覽:
25,809
推:
1
回應:
0

西部離岸風電開發 瀕危物種白海豚的美麗與哀愁

2023-08-16
瀏覽:
15,244
推:
0
回應:
0
4:04

溫室植物咖啡廳 體驗雨林植物的樂趣

2023-08-16
瀏覽:
10,061
推:
1
回應:
0
2:34

永豐社區 農夫市集凝聚居民

2023-08-09
瀏覽:
11,841
推:
1
回應:
0
3:04

港生來台求學 重新適應學習和運動環境

2023-08-09
瀏覽:
8,815
推:
0
回應:
0
3:14

專家級綠手指 植物醫師大顯身手

2023-08-02
瀏覽:
53,312
推:
45
回應:
0
3:22

挖掘恬靜幸福之事 隱身鹿港的文創商店

2023-08-02
瀏覽:
7,624
推:
0
回應:
0

打造綠色超級市場 食農教育走入校園日常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2,080篇報導,共12,508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2,080篇報導

12,508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