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簿
  
      
        
          
      三官大帝是客家人重要的信仰,
	先人背著三界爐渡海來台拓墾,農業時代,逐水而居,
	為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敬拜三官大帝。
	目前在桃園已有二十多座主祀三官大帝廟宇,
	然在濱海客家區,依舊維持著無廟的輪祀傳統。
「四本簿」是由大堀溪旁的觀音藍埔、崙坪、大堀及新屋的清華四村庄形成的輪祀祭祀圈,
	每年由一個村庄負責,每四年會輪一次;擲杯選出爐主及首事,
	爐主負責供奉三界爐一年,村民會在初一、十五及三大節去爐主家祭拜三官大帝,
	而爐主和首事要負責當年度平安戲祭典,
	這可是村庄裡的盛事,里長和村民也都會積極參與,
	除了三官大帝,也會邀請四村庄最早的大伯公及四本簿祭祀圈裡唯一的媽祖到紅壇看戲。
四本簿所供奉三界爐,其由來不可考,但交接的四本簿總帳本由大正13年開始記錄,
	四本簿總帳本詳細記載著近百年的支出明細,其中也看得出許多歷史脈絡......
然隨人口老化,
	這個輪祀的傳統是否繼續傳承下去嗎?
	這問題也是濱海客家區簿本信仰裡會遇到的難題,
	目前八本簿祭祀圈已建廟,
	而其他簿本信仰是否會隨工商發展而式微?
	建廟好抑或是繼續輪祀呢?
公民記者/徐淑卿.洪文麗 桃園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