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文化資產 發揮創意活化利用onTV

嵌入:
文字-A A +A

NS:臺大校門外車流與學生進出校門聲。

Stand:臺灣大學的招牌出自國學大師臺靜農的書法字集,其位於溫州街的故居隸屬於臺大,卻面臨被拆除的危機。

標一:臺靜農書法字集 獲得各界認可

OS:臺靜農生於1902年,為魯迅的學生,1948年接任台大中文系主任,其書法作品被張大千評為「三百年來倪元璐神髓者,靜農一人也。」台大招牌亦出自他的書法字集。
文史工作者 蕭文杰:「這棟建築它在之前就我們看到的,之前的審議結果是,他們不知道是臺靜農的故居,其實某種程度來講,反映了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

標二:應清楚文化資產價值 活化利用

OS:而對於文化資產應該發揮創意,活化利用,拆除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文史工作者 蕭文杰:「現在的老房子再利用就是,有商機的點它會被商人進來,可是我一旦沒有辦法賺錢的點,賺不太多的點,我商人就不要進來,會造成閒置。」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管中閔:對於這些文資建築,我們不以開發拆除為方向,但是我們希望能夠保存這些文化聚落,以更全面的方式更動態的方式,能夠來傳承歷史文化記憶。

標三:都市多元發展 增進生活品質

OS:隨著都市快速的發展,如何保證生活品質,亦成為主要議題。

搶救俞大維故居組織成員 陳勤忠:「要改善都市環境一定要發展,但是城市也要呈現它的多元價值性,你才可以滿足所有,居住在這個城市裡面的老中青幼。」

標四:文人薈萃 溫州街聚落歷史感濃厚

OS:溫州街聚落除了臺靜農故居外,哲學大師殷海光亦居於此地,有其歷史背景和保存價值,希望都市化的過程中,亦能夠留住多元性,給文化資產一個喘息空間。

記者王宥中 胡崢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000則報導
2,655則影音
49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38

孩子哭鬧不上學?當心「拒學症」作祟

2023-03-25
瀏覽:
94
推:
0
回應:
0
1:36

武術傳承校園扎根 西螺七崁再現風光

2023-03-25
瀏覽:
106
推:
0
回應:
0
1:35

視障者學打擊樂 重新肯定自我價值

2023-03-25
瀏覽:
135
推:
0
回應:
0
1:38

日治時期澡堂宿舍 變身圖書館

2023-03-25
瀏覽:
139
推:
0
回應:
0
1:38

人工流產數攀升 女性要懂自我保護

2023-03-25
瀏覽:
171
推:
0
回應:
0
1:39

水泥叢林喘息地 士林雙溪濕地公園

2023-03-25
瀏覽:
171
推:
0
回應:
0
1:33

傳統市場髒亂?五股市場翻轉新形象

2023-03-25
瀏覽:
221
推:
0
回應:
0
1:35

自然界阿斯匹靈 巧克力健康解密

2023-03-25
瀏覽:
204
推:
0
回應:
0
1:39

創新互動體驗館 中藥店轉型延續傳統文化

2023-03-25
瀏覽:
257
推:
0
回應:
0
1:42

猴硐煤礦博物館 重新修復開放參觀

2023-03-25
瀏覽:
338
推:
0
回應:
0

保留文化資產 發揮創意活化利用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7,119篇報導,共12,21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7,119篇報導

12,21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