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傷痕的轉換 不可遺忘的歷史onTV

嵌入:
文字-A A +A

       映入眼前一間間窄小的牢房,是當年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在等待起訴審判前,被關押的地方。燈光無法透入牢房,而數十人一起被關押在內,生活起居都在牢房中,這些政治犯人受到了許多不人道的對待。這裡是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紀念園區,是戒嚴時期審判、監禁政治異議人士的軍法處看守所。而在管區內還原了白色恐怖時期的看守所景象,像是審判美麗島事件的第一法庭、接見室及押房。

      當時一個個原本充滿著朝氣的花樣青年男女,被以各式各樣的罪名加在身上,從此失去人身自由。導覽員洪翌恒:「一個人被逮補不代表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他背後還有他的小孩、太太、先生…等等。所以我覺得當你去了解過去這段歷史的時候,你再回來看台灣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會有不同的感受。」

       而在一塊塊堆疊的黑石上,刻有著許多的姓名,這些是當年白色恐怖時期遭到槍決、無期徒刑、黑牢囚禁受難者的姓名。透過紀念碑上的姓名可以了解在過去時代更替的背後,前人付出的心力與面臨的代價,才能讓今日的我們享有居住在一個民主自由國家的眾多基本權利。戒嚴時期 政府把人權囚禁在監獄裡,經過眾多先烈先賢的拼鬥過程,才將人權釋放,這段這歷史錯誤是不可遺忘的教訓。

       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目前大家都以為台灣非常民主非常自由,你什麼時候講什麼都可以,但是同儕之間可能會受到某種壓力存在, 你現在在電視台就可以看得出來,什麼韓粉…,當然這跟韓粉沒有關係,但類似的這種壓力,當你講的東西對行政單位來說不願接受的時候,他就會在某些方面給你壓力。人權不是天賦的,自由不是免費的,透過檢討與正視過去的錯誤,可以提醒我們必須更關心當下的相關議題,像是香港的反送中事件,只有當我們願意關注、並投注參與時,才能避免重道覆轍。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9.08.06

陳伊琳

加入時間: 2019.08.06
3則報導
3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2

當傳統遇上新創 艋舺跨世代的競技

2019-08-29
瀏覽:
2,482
推:
8
回應:
0
2:22

走進齊柏林空間 看見台灣山岳的美麗與哀愁

2019-08-14
瀏覽:
2,733
推:
2
回應:
0

人權傷痕的轉換 不可遺忘的歷史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3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3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