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10/12-14 台東社區導覽人才培訓活動

2009/10/28 11:55
2,99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發現新台東 - 你可以這樣玩

移居台東三個月,想深入了解台東的歷史與人文,卻一直苦無機會,從書上瞭解又太慢且片段,終於在十月初無意間發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電子報上的一個「台東社區導覽人才培訓活動」,馬上欣喜若狂的報名這三天的免費課程,一償宿願地將台東的社區觀光特色和原住民文化完整獲得!

此課程由文建會指導、台東縣政府主辦、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承辦,師資陣容堅強、結合學界與業界的知名教授、長期從事社區發展的專家和文史工作者,共同分享其豐富的理論與實務經驗,並於第三天實地走訪社區參觀,讓所有學員在這兩天室內課和一天體驗課中收穫滿滿、驚喜連連、大呼過癮!
照片


這三天精彩的課程可謂大成功,吸引了近三十多位有志之士參加,甚至有當天早上才報名的。學員中有新移民 (大部分來自中北部)、當地旅行業者、社區發展工作者和專程從台北來參加的同學,讓課程充滿多樣性和趣味性。

兩天的課程讓我們瞭解何謂社區總體營造、台灣目前社區發展的概況及台東的幾個模範社區 (縱谷線、海岸線、南迴線),也對社區發展觀光、生態旅遊和永續經營有了粗淺的認識,更被許多為保留原住民文化傳統的在地文史工作者所感動 (布農族、卑南族、阿美族、排灣族、達悟族),若沒有他們對保護土地的堅持和熱情,許多地區可能已變了樣,因為商業、財團的進駐只會一味地消費、剝削當地的生態環境,在資源利用殆盡後無情地離開,不顧當地居民的生計和生存。所以,政府不知如何發展觀光的結果就是由社區的自發自覺、由下而上的告訴政府我們的歷史、文化、特色、資源在哪裡和要怎麼做來保護並永續發展下去。課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鸞山部落的森林博物館外,就是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葉秀燕助理教授講授的「文化涵養與族群文化溝通」,這是一個有深度的課程,她從文化涵養的角度切入旅遊導覽,並以她自助旅行四十餘國的經驗提醒我們各文化和族群的差異和如何尊重不同文化,提醒我們要不斷充實文化涵養與知識以成為一個有深度的解說導覽者,她活潑生動有趣的互動式教學讓我們在中午時段上課仍精神奕奕、笑聲連連!

第三天的實地參訪是課程高潮,讓所有學員驚豔的是鹿野永安社區,它曾獲選為「全國十大經典農漁村」且勝過知本溫泉、成為台東縣吸引最多遊客的地方(去年70萬人次造訪)。在當地居民與政府合作下,整個社區同心協力地花了八年的時間打造出兼具生態保育、農村文化(茶葉、果園)和飛行傘特色的模範社區並積極培訓導覽員,透過專人解說,讓所有遊客盡情體驗和瞭解地方文化與歷史,為社區創造出工作機會與永續經營的模式。幽默風趣的永安解說達人、也是仙人掌工作室負責人的廖先生特別帶我們去參觀社區內以自然農法栽種的有機咖啡店”連緣園”咖啡、武陵綠色隧道上的”Mini行動咖啡館”和榮民伯伯開的可愛傳統小店”伯伯福利社”,其中伯伯福利社的手工黑糖饅頭一定要大大稱讚一番,實在是太久沒吃到這麼好吃的手工饅頭了!因伯伯在午睡,所以沒見到本尊,顧店的家人們就大方的請我們吃新鮮香Q的饅頭,有嚼勁的紮實口感讓大家讚不絕口,也勾起我小時候的眷村回憶,一個才10元的價錢讓大家瞬間搶光所有剩下的饅頭,我也買了五個帶回家慢慢品嚐。 四、五年前跟肥貓來過永安社區,當時為看飛行傘而住在社區內的筆筒樹民宿,當時兩人開著車亂晃,無人導覽解說,所以不知這個社區有多特殊、多好玩和怎麼玩,再次體會解說導覽的重要。

照片

適合親子同遊、保有豐富動植物的永安玉龍泉生態步道 (蝴蝶、蜻蜓、螃蟹、鳥類…..)
照片

烈日下辛苦工作的採茶姑娘 (艷陽高照的午時採下的茶葉品質最優,而縱谷區冬天溫暖,所以此福鹿茶一年可六穫)
照片

大夥騎著電動腳踏車在田野間迎風穿梭慢遊
照片
兩排檳榔樹間的腳踏車道可能是全台獨一無二的吧!
照片
兩旁種植樟樹和木麻黃的武陵綠色隧道 (樟樹是目前台東縣縣樹,曾經是小葉欖仁)….幽靜無車的午時,整條路都是我們的啦!
照片
重點來囉………武陵綠色隧道內好喝的咖啡…..和
照片

伯伯福利社的超大有嚼勁、又便宜的手工黑糖饅頭…...和
照片
這次向隅、下次一定要嚐到的五彩養生水餃 (伯伯福利社出品,必屬佳作!)


全球化浪潮席捲下的各國都在思考如何保留和傳承自己的文化並同中求異的生存,才不致被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國際化淹沒,於是在地化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成為目前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在這三天的課程中,我們不僅看到地方文化活躍強韌的生命力和社區齊心動員打造成為富有當地特色的模範,更看到解說導覽的必要,過去蜻蜓點水、走馬看花的趕路式、表淺式觀光旅遊已不流行,精緻深入的文化體驗慢遊之旅才是未來的趨勢也是唯一長期吸引遊客的方式。寶島台灣的美不在大、而在小,發展小而精緻、小而美、著重生態保育、富而有禮和濃濃人情味的文化創意觀光才能永續經營、帶動經濟、創造社區與遊客的雙贏。

台東值得驕傲的不只好山好水,在地的好文化、好社區和熱情善良純樸的人民才是最珍貴的資產。未來希望政府民間齊力建構特色社區並透過解說導覽來推廣在地文化遊,讓全台灣和全世界重新、從心認識台東!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