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心出發 和居民共享麵鋪空間

2019/04/23 12:00
2,07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NS.街道聲、食堂用餐聲

      記者 張嘉娟:記者現在位於台北市文山區順興社區,這裡從前是高等法院眷屬宿舍,後來因為閒置區塊過多,所以順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單連城決心以家鄉味山東麵食振興社區經濟,成立麵鋪工坊。

       

      標一:從心出發 和居民共享麵鋪空間

      順興麵鋪最主要是提供給居民用餐的食堂,社區志工阿嬤每天都會來食堂幫忙做飯,讓其他居民也可以吃到家鄉味的午餐。

      順興麵鋪志工李素霞:「因為當時那個里長(現為理事長)做得很好,所以我就願意來這邊服務。」

      順興麵舖員工陳秀花:「服務一些老人,我也老了啊!同樣都是老人家,能能能做能動就是我們自己的福氣啊!」

      社區內以老人家居多,單連城透過成立麵鋪,不但帶動社區氣氛,也讓居民生活有重心。

      順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單連城:順興里的這個,地理環境啊,有點像我們的鄉村,所以居民都比較安逸,我來推動我們眷村的這個麵食啊,帶動我們社區。

       

      標二:結合社區特色 開創不同風貌

      單連城認為社區活動項目比較少,所以決定拓展社區文化,透過居民認養閒置土地,自己耕種,體會農村生活。

      順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單連城:「我當里長的時候,就有些閒置的土地啊,我就把它開發出來,讓他們(里民)啊,去種菜。」

      除此之外,透過麵鋪的共餐食堂,讓老人家可以互相作伴、彼此熟悉,生活一點也不無聊!

      順興麵舖員工陳秀花:「大家都是上了年紀都互相互動一下,所以有時候他們的個性啊什麼等等,我都知道。」

      順興社區居民吳先生:「當然在這裡吃比較好,還蠻開心的。」

       

      標三:里民攜手 提升自我社會價值

      在居民的同心協力之下,不只凝聚了彼此的感情,也將社區文化發展的有聲有色,形成如今的順興桃花源。

       

      記者張嘉娟 蕭名君 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2:05
      ▶︎ 03:29

      手機不只是手機

      菁愚
      17,798 0 16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