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全球74%的人口可能將活在致命高溫中

文字-A A +A

"熱爆!不只台灣,整個北半球都呈現發燒狀態,連北極圈都出現32度高溫。氣候變遷已不是科學辯證,而是眼睜睜的事實。政府、企業、與人們,該如何做才能讓地球降溫呢?"

Source: Pixabay
 
文/CSR@天下/王茜穎  7月中,花蓮天祥測出攝氏40.3度高溫,刷新台灣紀錄。其實,不只台灣熱翻天,全球都在發高燒。  在亞洲,日本埼玉縣熊谷市偵測到41.1度,成為日本史上最高溫,造成至少80人死亡、數千人送醫。在非洲,阿爾及利亞的瓦爾格拉以51.3度創下非洲有可靠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在歐洲,蘇格蘭第一大城格拉斯哥經歷史上最熱的6月,熱到科博館屋頂融化;遠在北歐的瑞典斯德哥爾摩,也創下1756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7月,連極圈內都逼近32度。久旱加高溫,50座極圈內的森林發生大火,火勢之大、連在太空都看的見。  在美洲,洛杉磯旁的奇諾以48.9度刷新加州紀錄;加拿大蒙特婁創下36.6度的高溫記錄,並傳出53人熱死,蒙特婁太平間放不下,驗屍官表示這是該市太平間首次被熱死的人塞爆。
不尋常!熱浪規模橫跨半球

 除了南半球正在度冬的大洋洲,全球四大洲無一倖免。「不尋常的是熱浪的規模橫跨半球,」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主任曼恩(Michael Mann)接受《衛報》訪問時說,「高溫不僅出現在單一地點,而是這麼大的範圍。」  儘管我們難以將單一事件歸因在氣候變遷,英國氣象局科學家史塔特(Peter Stott)教授說,「若非氣候變遷,不會看到這種模式。」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言人納利(Claire Nullis)亦表示:「這與氣候變遷的情境一致:極端、穩定、持久的高溫與暴雨。  「史上最熱的18年,有17年發生在21世紀,」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去年曾指出。就氣溫來說,2016年在聖嬰現象的加持下,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2017年再創無聖嬰現象下最熱的一年,原以為今年在反聖嬰現象下應該會降溫,卻逆勢創下史上最熱的反聖嬰現象。目前,全球均溫已高於工業革命前1.1度,而且似乎沒有停下來的趨勢。

當下「極端熱浪」,可能就是以後的夏天

 有些人認為這是自然的氣候變化,質疑氣候變遷是人為的產物。但7月份,權威期刊《科學》刊出的最新研究從38年的全球衛星氣溫數據證明:單是自然氣候變化要造成近年來的增溫幅度的機率是百萬分之5,微乎其微。  過去80萬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180~280 ppm之間變化,今年4月寫下410ppm的二氧化碳濃度新高,遠遠超過數十萬年來的自然變率。科學家預測,照這個速度,本世紀末二氧化碳濃度將衝上570 ppm,超過工業革命前的兩倍。若再不大幅減排溫室氣體,我們今天稱為『極端熱浪』的異象,幾十年後人們只會稱為『夏季』,」曼恩在推特上警告。  若這樣說還是太抽象的話,頂級期刊《自然》旗下的《自然--氣候變遷》2017年刊出的研究分析了36個國家,164個城市在過去36年間因熱浪致死的案例。研究發現全球現有3成人口每年至少有20天處於致命高溫之中,情況不變的話,預估2100年該比例可能攀升到74%的全球人口,即便大幅減排,該研究預測仍可能波及全球近半人口。「關於熱浪,我們現在的選擇只有糟糕或糟糕透了!」主要作者摩拉(Camilo Mora)接受《衛報》訪問時說:「在熱浪中熱死就像是被慢慢煮熟,不折不扣的折磨。老的小的風險特別高,但我們發現熱浪也能殺死軍人,運動員,任何人。」  城市將成重災區。城市的深色屋頂、馬路鋪面和水泥叢林吸收了大量輻射熱,汽車和工業廢氣,高樓大廈阻擋了空氣的流動,空調拼命把室內的熱往外排,猶如火上加油,讓都市溫度高於外圍地區,這種現象被稱為「都市熱島」效應。當我們把都市熱島,加上全球暖化,再加上全球的城市人口以每週近150萬人的速度在成長,簡直是災難的培養皿。  那麼,城市準備好了嗎?套句聯合國首席氣候官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Patricia Espinosa)的話,別說城市了,我們目前對氣候變遷的投入就好比是「拿著一把傘走進五級颶風裡」。

綠屋頂降溫40度

 然而,仍有城市試圖力挽狂瀾。2009年,加拿大多倫多成為北美第一個立法規定6層樓以上,屋頂面積超過2千平方公尺的新建築必須設置綠屋頂,並補助獎勵舊建築改成綠屋頂。就像汗水蒸發會帶走我們身上的熱一樣,綠屋頂的植物透過蒸散作用,能幫大樓有效降溫。在大熱天裡,綠屋頂的溫度比深色屋頂低40度,更別提隔熱、減少對空調的依賴、減緩暴雨降水的逕流,減輕下水道與水處理系統的負擔等優點。截至2016年,多倫多的天空擁有超過400個綠屋頂。多倫多市府估計,若全市50平方公里的樓頂全面綠化,氣溫可望降低0.5至2度。  加州洛杉磯在2014年強制任何新建或裝修的房子必須裝設淺色的「冷屋頂」(cool roof)來反射日照。截至2017年,冷屋頂已經取代了1萬個深色屋頂,再配合植樹,以及將人行道、馬路和停車場改漆為淺灰色,洛杉磯希望在20年內降溫3度。芝加哥在1995年的5天熱浪中,熱死7百人後,開始推行綠屋頂和冷屋頂,增加街道植栽,並將公園遊戲區的黑色鋪面改為草地。

 根據《自然》2015年的報導,這個摩天大樓的故鄉,已經有509棟大樓搭起綠色屋頂,面積超過50萬平方公尺。華盛頓特區亦對綠屋頂裝設提供補助,並減免暴雨排水費(Stormwater Fee),目標是2032年將溫室氣體砍半。法國則在2015年規定商業區的新建築屋頂必須部分覆蓋植栽或太陽能板。此外,採用綠能,建立友善步行、騎自行車和搭乘大眾運輸的城市規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都是氣候變遷下,城市的自救之道。  全球熱浪來襲,而且恐怕將常態化。有遠見的政府與企業,必須嚴肅面對這空前的生存難題,扭轉成為氣候重災區的宿命。
 
洛杉磯為了降溫,將道路漆成淺灰色,號稱能反射約50%日照,溫度較深色柏油路面低10~15度。
(本文轉載自CSR@天下網站
【作者簡介】CSR@天下
1997年,《天下》率先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觀念。二十年來,CSR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延伸閱讀】

馬桶用4次才能沖水!開普敦水荒「零日」大限的末日啟示錄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27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不落人後 英國版CBAM預計2027前上路

2024-03-28
瀏覽:
1,713
推:
1
回應:
0

碳捕捉非仙丹 為什麼CCS是油氣產業的虛假解方?

2024-03-04
瀏覽:
2,099
推:
0
回應:
0

又延誤!歐洲鐵路交通的極端氣候挑戰

2024-03-04
瀏覽:
2,017
推:
0
回應:
0

法國農民為何怒火中燒圍攻花都?

2024-02-26
瀏覽:
3,740
推:
0
回應:
0

生成式AI浪潮興起:AI有多耗電、耗水?

2024-02-26
瀏覽:
3,473
推:
22
回應:
0

2100年,全球74%的人口可能將活在致命高溫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50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50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