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高中水域運動 傳承文化也找出興趣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劉旻君、劉瑜瑛/基隆市報導】「龍舟」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現在,龍舟競賽已發展為體育活動。基隆高中是台灣少數推行水域運動的學校,其中便以龍舟項目最為特殊。在二○一七年的基隆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基隆高中為基隆市拿到了兩面金牌,同時也是在地的第一面金牌。

現代運動結合傳統文化

基隆高中校長張智惟本身是學民俗技藝的,在民國一○四年來到基隆高中後,便想要推行與現代運動結合的傳統民俗技藝。希望藉由參與運動項目,讓學生可以深入體驗到這些越來越少見到的台灣民俗文化。由於基隆靠海,因此張智惟首先想到要推行的便是「龍舟」,讓這些逐漸消失的民俗技藝,再一次出現在台灣,甚至是全世界面前。

基隆高中的水域運動隊,包含了西式划船以及輕艇。由於划龍舟的技巧跟西式划船較為相近,因此學校的划船隊學生,便「跨界」去參加龍舟比賽。這些划船隊的學生,有的還是旗鼓校隊的一員,在練習專業項目之餘練習打鼓,民國一○七年基隆世運會的開場表演,便是這些學生準備的成果。雖然不是專業團隊,但張智惟認為,他們展現出來的團結感是更難能可貴的,同時也希望體育班的學生們能夠學到第二專長,即使把它當成是一種消遣也不錯。

基隆高中划船隊在經過辛苦的練習後,所得到的龍舟競賽獎盃。 攝影/劉瑜瑛

大多數人不熟悉 招生成困難

張智惟說,推行水域動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大家對於水域運動都不太熟悉,因此招生人數一直比較少。「現在整個划船隊高一到高三加起來,只有十幾個人而已。」為了解決人數不足的問題,基隆高中便和附近國中合作,在國中課程中結合水域運動的相關知識,並舉辦體驗營,有興趣的國中生之後便可以考慮就讀基隆高中,最後的成效確實不錯,附近有幾間國中已經成立相關運動項目的隊伍。

團隊精神擺第一

雖然學校就在基隆河旁邊,但礙於基隆河較淺又多碎石,不適合當作練習場地,每個禮拜五晚上,體育班的學生便會搭火車到宜蘭冬山河練習划龍舟。為避免舟車勞頓,,於是校方在冬山河附近租房子讓學生可以從禮拜五一直練習到禮拜日再回來學校;而平日下午,就在學校利用陸上划船機代替真的龍舟訓練。划船隊教練莊妍君說,其實這些學生都很辛苦,犧牲假日的玩樂時間都在練習,「不過現在這些辛苦,等到他們以後就會懂得。」寧願學生現在勤奮一點,也不要放任他們鬆懈,等到長大之後才發現一無所獲。

學生犧牲自己假日的玩樂時間,冒著雨還在努力練習。 圖片提供/基隆高中

談到團隊,莊妍君說:「技巧不是我們的第一目標,學生學到團隊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她希望學生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之餘,更要把應該有的態度表現出來。她表示,這群學生在剛開始時,自信心比較不足,但隨著越高年級,也越可以一心一意專注在划船上。而就算未來不繼續走這一條路,在團隊中所訓練出來的耐心還有毅力,例如遇到挫折時,不能急躁,要想辦法慢慢克服等,將來無論到哪裡都是受用無窮的。

划船隊學生犧牲假日,來到宜蘭冬山河練習。 圖片提供/基隆高中

對於一名運動員來說,受傷是無法避免的。一名高三主力學生張騫表示,這三年來遇到過最大的挫折,是高一的時候腰曾經受過傷,現在雖然好了,但是練習時間太久還是會痛。不過他也說,即使遇到困難也要堅持下去,「希望學弟接下來可以更努力。」雖然教練有時會利用「激將法」,但對於學生來講,反而會更有用,況且教練也是希望學生能夠得到好成績。除了教練的激勵外,隊友們之間也會互相扶持、鼓勵。今年高三的隊長白萬澤就說:「我覺得這個團隊其實就像是另外一個家。」

平日在學校練習時,利用陸上划船機來代替真船。 攝影/劉瑜瑛

達成真正的教育目的

張智惟說,建立龍舟團隊除了是不讓傳統文化消失之外,他也在這個團隊中看到,大部分學生都有可以扛起重任的能力。「他們是真正在自我成長。」這也是他推行水域運動重要的目標之一,學生不論是在比賽或是念書,拿出態度和責任感,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採訪側記

採訪學生的時候,有好幾個同學都有說到,其實在他們剛進來時,因為練習真的太辛苦了,所以都一度想過要放棄。其中更有一位學生說他一開始是想轉學的,但轉念一想,既然自己選擇了這條路,不如把它走得更有色彩一些。聽到他的這句話,當下心裡真的很佩服他們,又要念書又要練划船,再想到教練說,「在這裡磨練出的毅力跟耐心,不管到哪裡到受用無窮。」讓我覺得這次的採訪,不單只是訪問,同時也給我上了一課。

延伸閱讀

海大之光 帆船航向大海

岳明國小 航向大海的帆船課

海大「傳奇社」 帆船隊探索海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2,887
推:
1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4,559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3,815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951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670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6,218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7,809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7,244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555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340
推:
0
回應:
0

基隆高中水域運動 傳承文化也找出興趣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02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02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