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雲林縣村里長 盼法稅改革聯盟推動稅改成功 人民才有好日子過

2018/04/02 18:23
2,687次瀏覽 ・ 1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雲林縣村里長 盼法稅改革聯盟推動稅改成功 人民才有好日子過

 

記者于司凡 /雲林報導

 

雲林縣號稱「農業首都」,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全台都有雲林農產品的身影,由於雲林縣人民大部分務農,對法稅資訊的獲取相當有限,因此法稅改革聯盟的志工也分批到雲林縣去宣導法稅相關資訊,並邀約村里長參與「稅改十大建言」及「稅改五大訴求」的連署,以期辛勞的農漁民們也能具備法稅知識,爭取自己的賦稅人權。

 

台灣的稅災氾濫,連免稅的農民也變成稅災戶。雲林縣崙背鄉公所的廖秘書表示農民很可憐,原本的農地不用課稅,都更後劃分成建地,每年增加好幾萬的稅,農民一旦繳不出來就會被凍結資產,如生活在惡夢裡,不管那一黨執政,都沒辦法解決。

 

嘉龍村的村長則表示,農民本是免稅的,但因農地灌溉用水不夠,水利會要農民自費鑿水井引水灌溉,並需繳納「水井稅」,引來農民怨聲載道。因為農田灌溉用水的問題是由水利會負責處理的,現在水源少了,水利會卻要農民自己花錢鑿井還要繳稅,實在不合理。政府不但沒有為人民解決問題,心裡只想要收水井稅,完全沒有替人民著想,令人失望。也有村長表示,村里的農民兩個世代都在那裡生活,農地是自己的,在自己的地上面蓋房子給自己住,也要繳稅,覺得政府沒有福利人民,卻要向人民課稅,相當不公平。村里長們相當認同法稅改革,也熱心的邀約其他村里長一起連署「稅改十大建言」。

 

務農生活原本就不容易,農地變建地,農民未得其利先受其害,突如其來的地價稅、水井稅,增加農民的負擔,東勢鄉的鄉長希望國家能早日健全稅制,不要隨意加稅,因為稅的增加會造成人民生活困難,更嚴重就會產生稅災。他非常贊成稅改,並建議有力人士一起改革,可縮短推動的時程。

 

而東勢鄉鄉民代表秘書則表示,他以前讀過稅法,發現政府現在都沒有按照法律的立意去執行,所以很贊同法稅改革,並表示稅改的一小步將是國家的一大步。

 

全台目前已有近7000位村里長完成「稅改十大建言」及「稅改五大訴求」連署,表示參與法稅改革,相信唯有公平公正的稅制,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不再「稅」不安穩,而村里長也呼籲大家團結起來力量才會有用,並希望法稅改革聯盟能夠稅改成功,人民才有好日子過。

照片

圖說:雲林縣村里長盼法稅改革聯盟稅改成功,人民才會有好日子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