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衛國 從心開始

(圖片取材自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現在談起政治比起過去輕鬆許多,雖然與對岸的關係還說不上是完全和平,但相較於過去的時代,現在的我們已經很幸福了。隨著政治逐漸穩定,戰爭不再容易興起,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所需的兵源相對減少,性質跟以往也不太一樣,如果說過去的義務役需服役2、3年,而現在只需要4個月,想想看用兵量減少多少?
而現在的志願役人數也有減少的趨勢,原因很多,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因為不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自己的自由,會有多少人想要未來不能陪老婆生產、不能陪孩子度過童年,不能與家人共度時光,再來就是想為國家奉獻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過資格的檢定,通過了資格檢定的人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撐下去。
軍士官缺員缺很大
為什麼現在會有簽三年五年的約呢?因為目前軍士官缺員嚴重,現在的青少年對於從軍還是有所排斥,「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失去自由,如果說調薪,對畢業生來說不錯是很高,但很多人覺得說我為什麼要這樣,在外面行動多自由啊!但我們希望的是能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夠長期的待在這裡。」文化大學中校教官閻國樑表示。
軍官嚴重缺員,一部分就是因為進去的人撐不久,「不知道是環境的問題還是小朋友的問題,阿兵哥進來後比較不主動,會覺得為什麼這麼累這麼沒自由,但當兵本來就是這樣的。」中士蔡文淵表示,換個方面想當兵其實跟職場是一樣的,都會有所限制,也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現在為了國軍的福利,也有了每天上下班的制度,當兵就像是在上班,大家一起共事,有一致的目標前進著。
軍隊雖有原則 但絕非不通融
遇到困難要自己想辦法克服及解決,不能動不動就放棄,這跟上班也是一樣的,有問題可以跟長官反應,長官就如同公司的上司,有問題他們會幫你一層一層處理,重點是要主動去做、去詢問,中士蔡文淵說:「志願役一定有很辛苦的地方,但就是要自己克服,合理的管教是訓練,不合理的管教是磨練,不要碰到困難就放棄。」

(圖為中士蔡文淵表示目前的阿兵哥多半較不主動/鄭伃庭攝)
社會也須承擔點責任
除了軍人本身的問題,其實也有很多是外界人士給予的眼光所造成的,現在從社會氛圍感受到的普遍都是對軍人負面的評價,舉例來說:軍中毒品事件、雄三飛彈誤射事件等,大家都只會看到新聞對國軍大篇幅的負面報導,但不會注意到他們去救災時的辛苦,不能因為這些就否認掉國軍對國家的貢獻,或許就是外界給予的評價都是負面的居多,所以才導致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情況時常上演。
文化大學中校教官閻國樑說:「如果社會的氛圍是很讚賞的、正面的,讓人覺得當軍人很榮耀啊!那當然很多人願意從軍啊!以前你覺得你犧牲你的時間自由保衛國家,別人會覺得犧牲是光榮的,但現在不是這樣啊!」

(圖為志願士兵生涯願景/取材自國防部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官網)
充滿生力軍的校園環境
在學校這個擁有眾多學生的場所,來詢問志願役相關問題的比率其實也不高,因為有的是家庭反對,還有的是因為雙重國籍等的原因,但願意加入志願役行列的學生也是大有人在,有的是因為對從軍有興趣,有些是因為家庭因素,對於這個環境覺得適合自己的孩子,也有些是看到宣傳海報、電視,對從軍有憧憬。
在校園裡招募活動也是多樣化,但能成功的吸引學生加入志願役的行列嗎?文化大學中校教官閻國樑說:「我們現在就是廣設一些宣傳的海報、各系的宣導,甚至是說安排部隊來實際的宣導來介紹給大家知道,像現在拍的<最好的選擇>吸引嗎?也許能吸引,但很難說,方法很多種,能不能成功吸引他們加入志願役我也不知道。」
有很多種方法能吸引學生,但學生不一定能被吸引成功,例如:辦活動能吸引他們,增加福利能吸引他們,但是當你告訴他們會犧牲自由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這樣啊!那算了,回到實際面的時候,他們寧可不要那麼多薪水或者是福利,只為了能有自已的時間。

(圖為志願士兵福利待遇/取材自國防部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官網)
做個小改觀 改變大世界
依照目前的情況,會讓年輕族群寧願畢業領少少的最低薪資,也不願加入提供高薪的國軍行列,除了本身的因素外,還有就是社會大眾給予的眼神,倘若大家能在他們為國家奉獻時,多給他們一點鼓勵,讓他們覺得這是榮耀的,而不是只看見他們出錯時的糗態,或許這個情況能好轉一些。
當大眾覺得因為他們是領國家的薪水,是納稅人出的錢,所以這些是他們該做的事時,換個角度想,若給你同等的薪資,請你這樣付出時,你願意嗎?我們需要的只是將心比心的思考。
105年 | 105年 | 105年 | 106年 | |
項目 | 計畫目標人數 | 實際招募人數 | 達成率 | 計畫目標人數 |
軍官 | 2897 | 1904 | 65.7% | 4320 |
士官 | 3762 | 1945 | 51.7% | 3752 |
士兵 | 15000 | 16880 | 112.5% | 15000 |
(105年國軍志願役官士兵招募表/鄭伃庭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