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記者/ 賴郁如 林俐妤 陳珈羽 梁丹青 台南採訪報導
台灣的流浪動物一直是個社會問題,描述流浪動物的電影《十二夜》上映之後,
台灣民眾終於正視動物保護議題,並且透過人民的力量,
使立法院在2015年刪除了現行法上被動保團體稱為動物悲歌的『十二夜條款』,
也間接了表示了『零安樂死的時代』即將要來臨。
新的『零安樂死』法令上路後,臺灣會成為流浪動物的天堂還是地獄呢?
人往往只重視眼前的事物,而忽略了後續的問題,
雖然成功的讓流浪動物們無需受到『十二夜』的威脅,
但是面對未來動物們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的情況下,收容所暴滿怎麼辦?
結紮經費來源該從何得來?
收容所人力資源的不足該如何解決?
上游問題不解決下游只會越來越多!
對於動物福祉來說,這樣是不是反而造成反效果呢?
這些都是我們未來要面對的問題,
2017年上路的『新零安樂死法令』,,恐怕只是場災難,
我們希望民眾能重視這個議題,政府的配套措施要完全,
而民眾要具有新的動保教育觀念,
臺灣是你我共同生活的地方,期盼新的『零安樂』法令可以讓流浪狗『生升(生)不息』!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