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夏曼•藍波安分享「我的潛水生活與思考」

2014/10/19 18:51
2,471次瀏覽 ・ 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夏曼•藍波安分享「我的潛水生活與思考」

新聞稿

國立台灣文學館府城講壇活動,10月18日邀請海洋文學家夏曼•藍波安演講,分享他在家鄉蘭嶼的潛水生活,他的海洋人生,和他以身體心靈實踐力行的海洋文學。

照片

作家夏曼藍波安在台灣文學館主辦的府城講壇活動,分享他的海洋生活及海洋文學

(台灣文學館提供)

 

夏曼是蘭嶼雅美族人,漢名施努來,1957年生,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清華大學人類學所碩士,現就讀於成功大學臺文系博士班。他於1980年攜著妻小返鄉,重新學習父祖輩的海洋生活技能,造船、潛水及捕魚,並描寫大海帶給他的悸動進行文學創作,作品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文學散文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冷海情深》1997年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十大好書,《黑色翅膀》1999年獲吳濁流文學獎,《海洋的風》

照片

作家夏曼藍波安在台灣文學館主辦的府城講壇活動,分享他的海洋生活及海洋文學

(台灣文學館提供)

 

夏 曼在蘭嶼時每日潛水,他說「大海是我的教室,也是我的教堂,是創作神殿,而海裡的一切生活,是我一生永遠的指導教授。」像聖徒般對大海膜拜,夏曼的潛水如 神聖的儀式,他在水中舞蹈,在水中思考,也帶著魚槍下海捕魚,大海不僅是他心靈的原鄉,海裡的魚除了餵養他和族人的肉體,更成就了他獨創的魚文學。

 

已六十多歲夏曼,很自豪的表示,他現在可以一口氣潛到海底30公尺沒有問題,在蘭嶼的達悟族人懂得洋流與潮汐的關係,而魚的種類繁多,男人吃的魚、女人吃的魚、老人吃的魚各有不同,蘭嶼是母係社會,好吃的魚多半給女人吃,也代表對女性的尊重,而男人在海裡討生活總有危險的時刻,回去也不會對女人訴苦,這是男人該有的承擔。

 

夏 曼風格獨具的文學視野,洋溢著浪漫不受拘束的海洋氣息,吸引眾多讀者,他書寫海的文字,有人說「文字不通順,要修改」,夏曼很生氣的說,大海是不規律的, 書寫海洋文學也不應該是通順的,「不能改」。同樣書寫海洋文學,夏曼認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其實並不真的理解海洋。

 

夏曼的率性真誠及言談間展現的霸氣,吸引台下聽眾聚精聽講,會後並踴躍發問。會場特別準備夏曼的作品《天空的眼睛》,送給前十位提問的觀眾。

 

府城講壇下一場講座為11月1日,由張杏如主講「閱讀起步走:圖畫書與兒童閱讀力發展。歡迎民眾上台灣文學館網站報名。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