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廷:這場運動屬於所有參與的人

文字-A A +A

(圖╱黃文鈴)

4月10日,議場學生步出佔領24天的立院前,陳為廷發表以下感言:

大家一直在討論,離開這裡後,幾年後,十年、二十年當我們回想起這場運動,我們會想起什麼事情?全國參與這場運動的人,也許都想過這個問題。我們第一個會回想起,第一個進入這個議場的晚上,我們突破立院大門,進入議場,我們阻擋警察的攻堅,那個夜晚我們知道我們在面對一件重大的事情。但我們還不知道,還不確切地理解,我們將面對什麼。

接著,我們會想起,那個夜晚湧入數萬名公民,我們會想起所有NGO團體放下手邊工作,義無反顧湧入加入這個團隊,承擔起青島東路、濟南路的工作,我們不能忘記第一時間中山南路公投盟的前輩,他們承擔起所有庶務工作,還有後續加入的學生和公民。這也代表這場運動不是外界認為的一場學運,而是屬於所有公民。在這裡給予所有場外參與的公投盟與所有NGO一個掌聲。

接著我們會想起,所有議場內外周遭或世界各地參與關注的朋友的努力,這其中有許多繁瑣繁複的工作,包括守著八個門的朋友,24小時輪班守著天梯的朋友、守著門口的糾察朋友,所有支持律師團、醫療團的朋友。這些都是繁瑣而繁複的工作,鮮少有人看見,他們的意見往往很難傳達到決策過程當中。這些朋友有些是學生,有些人不是。像是從第一天,就默默做起打掃清潔、垃圾回收工作的林老師(掌聲不歇)。

場外一些朋友不是學生,是公民。他們比一般公民更怯於現身。他們負責場外的糾察工作,好幾度有外界的人拿著刀、拿著危險物品試圖進入場內,是他們守護這場運動,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人有幫派背景。我永遠難忘記有一天晚上,他們其中一位告訴大家,他雖然有幫派背景,同時知道可能連學生也會怕他,但他真的關注這場運動,他看完所有ECFA條文,他看完所有服貿協議條文。他願意為這個運動現身,守護這場運動,即使他知道他可能不會被看見。

是這些所有場內外處理繁瑣事務、不被看見的朋友們,撐起這場運動。這場運動屬於各位。當然我們必須反省的是,為什麼這些人不被看見?為什麼這些人被畫在一條學運的線外?如果這是一個值得關心的議題,這是個每個人都該參與的運動,整個社會應該共同認知這場運動不只屬於學生,而是屬於所有參與的人。

接著會想起,這場運動許多令人難忘的時刻。我們不可能忘記323的晚上,有許多夥伴在行政院院區內,在行政院黑暗當中,面對赤裸裸的棍棒、盾牌、水車,面對鎮暴部隊,面對各式各樣前所有未有成長經驗沒有見過、體視過、體驗過赤裸裸的國家暴力。我們會記得那個晚上的憤怒與恐懼,會記得這個晚上之後的猜疑與信任。與此同時,我們會永遠記得在行政院這場行動是屬於我們所有人、屬於民眾的偉大的戰役。是這場戰役讓我們看見人民有多憤怒,國家有多專制。

我們會想起,行政院行動後更多憤怒的人民走上街頭。我們不會忘記330那天,50萬的黑潮淹沒街道、淹沒政權。讓這個政權看見,所有街道上的人民,全台灣、全世界幾十個城市響應這場活動的人民,所有人的團結與意志。

最後,我們不會忘記,在330大遊行過後,夜晚下起傾盆大雨,下了好幾天,那場大雨沖刷了議場外所有朋友與夥伴,但這場大雨並沒有沖走我們的信心。所有夥伴躲在屋簷下,甚至孤零零搬一把椅子、撐一把雨傘,坐在大街上繼續守護這場運動。我們並沒有被大雨驅散,這場大雨後,我們看見進一步全台灣的朋友,回到家鄉,回到他們生活裡,體認到運動不只是在街道上,而要從生活展開、從地方展開。

我們看到,許多學生組織「民主黑潮聯盟」,持續進行和國民黨立委施壓的動作。我們看到,有一群從事審議民主的團隊,在50萬人集體行動過後在意場外執行我們關注的服貿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實質人民審議。我們讓執政黨看到,我們最堅定的武器是民主的深化。

以上所提到的這些,是我們將會記得的,這場運動是屬於在這個基地裡所有的各位。我們還沒有成功,但我們也沒有失敗。這個運動裡面還有太多問題,包括各位質疑的決策機制,綠色軍外套的英雄主義的問題。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將坦然接受後續的批判和檢討,我們都清楚理解各位的質疑,這場運動中我們做過許多嘗試,但遠遠不足、遠遠不夠。希望在之後的運動中可以為這些問題提出更好的解答,在議場內尚未完成的運動訴求,會在後續的組織行動中試圖達成。

最後想跟議場內外同學,說一件事,希望有一天,當我們變成被對抗的大人時,我們不要忘記,在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24天,這24天和之後的日子可想是一場盛大的戰役,不只是對於政權和財團的戰役,同時還是作為我們身為一個人活在體制內,我們如何謹守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底線的考驗與試驗。這是我們經歷的所有一切。

走出這個議場後,運動還會持續下去,如果這個政權再不悔改,如果這個議會還是被寡頭政權、財團把持,我們終將會回來,我們不只來這裡。期待所有夥伴在接下來的路途上,帶著彼此的傷口也好、收穫也好,帶著24天以來凝聚的共識與承擔的責任,期待所有夥伴能在勝利那一天,在勝利終點,還能並肩擁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14.04.07

記者是一輩子的事

加入時間: 2014.04.07
11則報導
1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06

力挺林義雄 停建核四萬人上街

2014-04-28
瀏覽:
2,006
推:
43
回應:
0

民主路崎嶇 改變中的緬甸

2014-04-23
瀏覽:
2,730
推:
76
回應:
0

昔陷牢獄 記者父子今嚐新聞自由

2014-04-19
瀏覽:
1,248
推:
3
回應:
0

三義外環道必要性受質疑 全案退回再審

2014-04-17
瀏覽:
7,259
推:
6
回應:
0

教育停擺數十載 緬甸記者受衝擊

2014-04-15
瀏覽:
2,260
推:
29
回應:
0

林飛帆:懷抱理想而來,承擔責任而去

2014-04-11
瀏覽:
1,798
推:
5
回應:
1

翁山蘇姬:緬甸尚無絕對的新聞自由

2014-04-08
瀏覽:
1,686
推:
3
回應:
0

緬甸系列報導 緣起

2014-04-08
瀏覽:
1,006
推:
2
回應:
0

陳為廷:這場運動屬於所有參與的人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38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38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