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林業文化小小解說員培訓初登場

2008/07/28 11:14
4,246次瀏覽 ・ 0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在嘉義有一群老師們,他們著手收集鄉土的知識,並轉化成教材讓小朋友能進一步認識家鄉的歷史文化,如在嘉大附小任教的呂文雅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從雲霄古道部落格的建置,到嘉義早期林業文化的鄉土教學,她對於早期的林業發展史和阿里山森鐵都持續的深化,並試圖給學子們更完整的鄉土概念。

在嘉義有一群老師們,他們著手收集鄉土的知識,並轉化成教材讓小朋友能進一步認識家鄉的歷史文化,如在嘉大附小任教的呂文雅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從雲霄古道部落格的建置,到嘉義早期林業文化的鄉土教學,她對於早期的林業發展史和阿里山森鐵都持續的深化,並試圖給學子們更完整的鄉土概念。這次由林管處舉辦「林業文化的小小解說員培訓」她亦擔任授課老師,這次亦是受她的邀請,才前去紀錄這個極富教育意義的活動。三天的培訓課程,7/1112天是在車庫園區與日式宿舍群的歷史景點,實地給予小朋友導覽解說的課程,7/ 13在車庫園區讓小朋友們親自上場解說。

在「林業文化的小小解說員培訓」活動中,經過嘉義林管處森林志工兩天來的熱心指導,來自嘉義各個國小的小朋友各各胸有成竹,以自信的口吻向家長與老師們解說阿里山蒸氣火車的歷史,過程中小朋友們手拿著指揮棒,純孰的向老師與參與的家長解說,我們又重溫了阿里山蒸氣火車各個部位的構造,以及伴隨著這條鐵路一路走來的歷史典故,從小朋友的口中,更加能體會到林業文化的內涵和歷史傳承的意義。

嘉義曾因為林業的繁榮,曾名列台灣的第四大城市,光復前後許

多外地人嘉義經營木材生意,從早年的街道和公共建設還略可看到較為恢弘的格局。阿里山的木材在光復前後皆是?產的大宗,直到民國六○年已全面停止砍伐,木材業的榮景不復當年,嘉義林管處在阿里山停止砍伐後,便多著力於山林保育的職責;而當年在以林業運輸、製材與員工宿舍所形成的林業聚落,隨著歷史的推演,如今也只留下諾大的製材場區、火車修理工廠、員工日式宿舍群,在今天我們想以產業遺址的概念,來重新定位此區,並讓這足以見證嘉義林業發展的聚落,再度凝聚眾人的目光,成為嘉義一處有潛力的歷史景點。

林管處舉辦「林業文化的小小解說員培訓」的目的,就是在此轉型的過程,持續將林業文化藉由解說員的培訓,與學校的結合,並踏出社區,讓更多的家長與小朋友都能進一步的了解到林業發展的深刻歷史,並開始關注林業軸帶在整個城市的發展定位,在整個硬體規劃的階段,結合相關軟體活動的進行,這樣的做法的確值得大家肯定。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阿侯 (未驗證) ・ 2008/08/04 22:59

這位8/4寄來回響的朋友,請在回覆一次
目前看到了一堆難以解釋的亂碼,謝謝!

nature23 (未驗證) ・ 2008/11/13 22:48

文化教育就是要像這樣從小紮根播種,看到這些孩子努力地解說森鐵文化並樂在其中,看了真是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