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歌謠風華再現,鄧雨賢紀念音樂會

2013/01/10 17:25
1,74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公民記者姚惠耀/台南報導﹞
2013.1.1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今年跨年不僅有搖滾音樂享受,也有台灣歌謠的音樂饗宴。1月1日元旦下午,位在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辦了一場「鄧雨賢紀念音樂會」。
1933年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和作詞者李臨秋,一同譜出動人的歌曲,《望春風》一曲仍為台灣人耳熟能詳,今日,台灣文學館邀請到南瀛樂府和南瀛歌王黃三郎,歌后王素珠重新詮釋一首首鄧雨賢的經典歌謠。
主持人吳嘉芬在串場時提到,以前人常說「閩、客」之爭,但在音樂場域中,身為客家的鄧雨賢和河洛的作詞人李臨秋、周添旺,卻是合作的天衣無縫,共同為台灣的文化、音樂打拼。
此次在台灣文學館舉辦的「鄧雨賢紀念音樂會」,是由台灣歌仔冊協會理事長施炳華、南瀛樂府負責人黃勁連共同策劃,往後也會針對台灣歌謠的發展史,舉辦音樂會。吳嘉芬表示,很多人認為講台語很粗俗,事實上台語音樂性很強,適合入樂。民進黨的台南市議員蔡旺詮也來到現場,曾擔任管弦樂團團長的他,也支持台灣歌謠。
除了經典的《望春風》外,鄧雨賢寫的歌曲,尚有《雨夜花》、《月夜愁》、《四季紅》等,四首歌被合稱為「四月望雨」,都是台灣人熟悉的歌謠。在2007年,音樂時代劇場也曾以「四月望雨」做為音樂劇演出。
公視日前也以鄧雨賢的生平故事為背景,製作「歌謠風華」,可見台灣的民間歌謠,並沒有淡出歷史的舞台,反而成為台灣重要的音樂資產。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