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自然-向土地學習的有機農業

文字-A A +A

■與昆蟲共生的有機甜柿

暖化熱潮-是進步還是退步?

全球暖化的議題,繼先前的夏至關燈活動後,似乎在七月七日的全球二十四小時接力演唱會-Live Earth上又掀起另一波高潮。然而,此情此景儘管讓筆者因「環境議題成為社會上的熱門話題」而感到一絲絲興奮,但心裡卻也十分擔憂浮冰上可憐的北極熊與 戲劇性地淹沒台北盆地的海水,其實都離我們目前的生活太遠,因而出現了「未來台北101可以看海景」、「以後買房子要離海遠一點」等感覺無關痛癢的訕笑, 至於這波全球暖化熱潮究竟帶動了多少對於環境議題的關心、思考及行動,則仍令人懷疑與有待檢視。

真實的環境災難,往往是長期而緩慢地從人 跡罕至、弱勢且少被關注的地方逐漸蔓延,一時之間難以滿足台灣主流媒體的「重口味」;或者是出其不意的在「感覺起來較無關係」的疾病與蟲害上猛爆發生-例 如去年台灣南部十分嚴重的登革熱災情,便鮮少得到台灣社會關注與媒體追蹤,反倒在日本NHK製作的《Climate in Crisis》節目裡頭有不少的介紹。

全 球暖化議題有可能被媒體以膚淺聳動的方式操作,並佔去了其他也十分重要的環境議題的版面,同時也可能引發以「樂活」為名的更多不必要的消費,或另一波因競 逐「號稱綠色」的生質能源所造成的更大災難…。筆者所盼望的,是我們能夠因全球暖化議題來思考「今日的人類究竟應該如何與自然環境相處」,但令人擔心的是 此議題卻可能依然落入「人類如何在此危機中『逃生』、『求生』」-等等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設想,而忽略了廣大生界裡的其他鄰居。

來自有機農業的思考
-有機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環境?

■謝美麗老師與她住宅後山的果園

而這樣的現象與反省思考,也體現在台灣近年來開始流行的有機農業上。筆者有幸拜訪了在台中縣石岡鄉耕耘了十數年、認真向土地上的生命學習的有機農-謝美麗老師,其便一語道破了今日台灣人吃有機產品多是為了「健康」而吃,而不是為「環境」而吃的侷限,且率直又睿智地戳破「有機產品是治百病的萬靈丹」的迷思,而認為維護整體生態環境才是永續之道。

美麗老師在1984年來到石岡,1991年為了打發孩子上學後的時間,原本對農事一竅不通的她,開始從無到有的學習照顧住家旁種植的柑橘,「種有機的人,最 好沒有務農的經驗」當她回顧這十數年的學習歷程時,發現沒有務農經驗固然讓她必須花費許多時間從頭摸索,但卻也少掉觀念上的包袱,當她在1992年受訓時 開始接觸有機農業、知道有不噴農藥的方式後,回到家裡便馬上停止使用農藥,並開始試驗各種有機農法。而也因為當時家裡並不靠務農維生,使得美麗老師更能放 手嘗試,十年之間,歷經果園裡數百棵果樹一棵棵死去、細心照顧卻沒有收成,以及有收成卻被人嫌醜賣不出去、只好推銷給親友的種種狀況,但她憑著一股「要證 明有機農業一定會成功」的毅力與對環境生態的細心觀察,近十年後,她除了得到神農獎的肯定,有機芭樂收成也逐漸穩定,而達到八成至九成的佳績,「過去是別 人挑我,現在是我挑合作的有機商店」儘管美麗老師平靜的說,但是任誰都會對其成就感到開心。

這十數年來四處上課進修、自行閱讀書籍學習與 回家實際試驗、嘗試錯誤的成果,美麗老師毫不藏私,她認為「這種只要認真觀察,就可以知道的東西」其實沒有什麼好隱瞞,「撇步不怕說,因為要有人追,自己 才會進步」,而在敬佩之餘,令人印象更深的是其不斷強調的「觀察」的重要-必須了解作物與環境因子(氣候、植物、動物、土壤)之間的關係。

例如在了解過往所認為的「害蟲」與其天敵的生態習性後,便能夠理解其實害蟲並不會無限量的大量發生,而從防治的角度來看,如果能營造出害蟲所不喜歡的環境-例如改變過往 總希望果樹枝葉茂密的成見,而減少植物遮蔽、增加果園裡的光照,則害蟲自然會減少;倘若願意耐心等待,則待果園內生態趨於平衡之後,則害蟲的天敵自然會來 覓食、生物之間便能互相抑制。此外,農藥行常常會提供農民需要提早施用農藥的訊息,但就美麗老師自己的觀察,其實植物在初結果時,為求生存,自然就有其防 衛機制以避免蟲害;又植物的生長時節-如發春芽時,原本就會避開昆蟲大量出現的時間(驚蟄),否則不可能存活至今。這些自古以來精準運作的植物生態,其實 都是務農的重要知識,也是實施有機農業、免去無謂且過量使用農藥化肥的契機之一。

有機的迷思與真義

對美麗老師來說,不使用農藥化肥、通過土壤及水分檢測與使用生物製劑、採取生物防治都還算不上一百分的有機農業,「真正的有機農業必須要了解當地的生態、與自然環境結合」。 關於前者,她以化肥及有機肥的爭議為例,許多人會直接認定使用化肥就不是有機,使用有機肥就是有機,但事實上兩者最終轉化而成的都是無機鹽類。化肥的缺 點,主要是因為其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硫酸會污染環境,且缺少了「產生食物風味」的特殊物質,以及過量使用會造成土壤酸化;但相對的,過量使用有機肥也會污 染水源、造成河川湖泊優養化,以及使得食物中致癌物質-硝酸鹽殘留量過高。因此,肥料對於人與環境健康的影響,不僅僅在於使用何者,而是在於我們怎樣生 產、怎麼用、用多少,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關於後者,這個在美麗老師心目中真正的有機農業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與自然環境結合,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其實正是今日全球暖化等環境議題背後,居於核心又難解非常的問題。


■美麗老師種植的有機甜柿,老師說「只要看到葉子有被咬一個洞一個洞的,就是我種的」


■美麗老師親戚種植、有噴農藥的的甜柿,葉子明顯較少蟲咬

自然與人的關係

而 要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自然的定義。今日對於自然的解釋,大概可以區分為「物理世界的集體現象、物質系統的總和」與「人與事物的基本特質、狀 態或運作規則」兩類,在前者的某些描述裡頭,是將人類與自然切割開來的,人類除了不是自然的一部份,還通常是一個與自然相對的概念;而後者的描述之一,則 又將自然等同於人類本性(human nature)。而人究竟是自然的一部份,還是與自然相對呢?

西方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思想是以上帝 作為前提,其認為世界是由完美的上帝所創造、任何存在物的存在都是出於上帝的決定,所以得出「上帝所創造的『自然』也是好的」的概念,但也因此產生了「為 何有惡的產生」的討論。前者可以推衍出「大自然是上帝的作品,所以大自然是值得敬重」的想法。至於為何會有惡,基督教信仰提出因為上帝賦予了人類「自由意 志」,所以會隨著人類思想上的自由,而做出「惡」的事來,除此之外,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提出「惡不是一種存在」,因為存在的都是好的,「惡是善的缺乏(privation of good,惡是善的損壞、虧損)」,即認為世間的邪惡是「擁有自由的人」毀壞了善、缺乏善所造成的。

簡而言之,人類的本性與隨著本性所展現的善行,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至於人類來自自由意志的惡行,便不屬於「自然」。

從 而對照現今的生態論述與爭議,可以得出人類破壞自然的行為其實是褻瀆了上帝的作品。因而我們可以檢視近代生態論述所謂「人是自然的一部份」,與基督教哲學 所謂「人不只是自然的一部份」的差異,若前者為真,則人類的對環境的破壞也應屬自然行為,則不應該反對這種自然行為,或將其稱為「反自然」的。而後者則可 從人類有別於目前所知的其他生物、所具有的自由意志出發,來解釋為何人類會有破壞自然等「惡的」行為的產生。

然而,這樣的論述僅是初步解決了人與自然之間 的關係爭議,但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是「善」、「自然」的,而什麼樣的行為又算是「惡」,則是另一個需要整合哲學、科學等等思考的龐大議題。

在有機農業裡實踐的生態思辨

http://bp0.blogger.com/_DXDw0pmMEw8/RpU6vjHvDlI/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sisi

very touching~`

1

加入時間: 2007.06.12

greenlost

加入時間: 2007.06.12
13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環境保護的困難與我的畏懼

2008-07-23
瀏覽:
4,924
推:
1
回應:
1

為「離我們如此遙遠的地球日」而寫

2008-04-20
瀏覽:
3,704
推:
2
回應:
1

為什麼不能吃狗?-從九把刀得來的九個以上的疑問

2008-04-15
瀏覽:
16,711
推:
57
回應:
5

地方知識的回歸-記Lahuy在司馬庫斯的論文口試

2008-02-04
瀏覽:
8,676
推:
5
回應:
5

繼續認識惠來遺址(下)

2007-11-27
瀏覽:
10,177
推:
2
回應:
0

繼續認識惠來遺址(中)

2007-10-26
瀏覽:
8,173
推:
2
回應:
2

繼續認識惠來遺址(上)

2007-10-26
瀏覽:
9,474
推:
1
回應:
1

生活成自然-向土地學習的有機農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06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06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