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份內容還未編輯,待處理)
毫無疑問,人類正以嶄新的工具改變自己的未來。這個工具不是別的,正是網際網路。
網路的價值仁智互見,但多數人應可同意,網路為「個人與社會」、「個體與群體」之類的民主命題,開啟了全新的解決途徑。
民主社會的亙古難題是,如何將獨立個體的分歧意見整合為集體運作的可行共識?如何在整體社會的運作架構中保有獨立個體的自主空間?
以目前的民主機制而言,社會的確存在不計其數的媒體與專家,提供每個個體決策與判斷的資訊依據;個人也擁有不可剝奪的投票權利,選出為自己操持政務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但不爭的事實是,在社會的巨大身影下,個人形同侏儒,所謂的群體更往往只是少數人的化身。
著名的群眾運動研究者賀佛爾( Eric Hoffer )曾指出,所有的群眾運動都要求信徒盲從與效忠,而且都在同一類型的人群中吸收信徒。網際網路的興起雖然對人類社會產生正負兼俱的衝擊,但,可以確認的是,它正為人類社會啟動一場全新意義的群眾運動。
這場新的群眾運動與舊式群眾運動恰恰相反,它不塑造集體盲從,而是尋求群體智慧,它不訴諸同質聚合,而是強調異質參與。簡言之,網際網路無可限量的正面價值之一,也是它對民主意涵的鉅大貢獻,就是獨立的公民個體可以藉由網路的參與及分享,建構一個充分自主又富涵群力的新公民社會。 PeoPo 的成立,正是此種新群眾運動思維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