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釐清、釋放、回觀 | 家屬團體 | 活動實錄

文字-A A +A

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愛(徐森杰 博士/秘書長)

下著雨的早晨,一抵達露德所在的樓層,就發現提早來的夥伴還不少。今天有新的夥伴加入,成員們主動問候新朋友,社工海綿也鼓勵成員間彼此交流資訊,像是其中一位孩子即將前往朝露農場的媽媽,對朝露有著許多疑惑,而成員中有孩子去過朝露兩年的媽媽,就和新朋友分享自己對朝露的認識。

 

1. 學習「讀自己」

上午的活動開始,森杰繼續解答新朋友對朝露的疑惑,並開始今日主題:「讀自己」,運用「心靈掃描」感受最近的情緒,是正向的感受多還是負向的感受多,時常掛心著藥癮者家人的家屬,可能會忘記關注自己,越來越不懂自己。

森杰邀請夥伴們分享最近的心情,同時在過程中陪伴大家看見「情緒背後的需求」,比如當感受到自己對藥癮者家人的擔心時,試著問自己:「我真正要的是什麼?」,森杰談到家屬來到露德是因為看見家人用藥等狀況,希望他重生,而有許多藥癮者用藥的根本議題是需要父母無條件接納,接納後才會重生,但我們卻時常無法看懂關係以及對方,因此我們要多學習藥癮者的文化來理解及接納。而若陪伴中堅持不下去又放不了手,我們就要反問自己在堅持什麼?我們在該幫忙的地方幫忙,其他則靠他自己,只要活著就有可能性,所以我們要等待改變,但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放手及祝福,自己才會自由。

討論中也提到希望家人可以對彼此誠實,但做出的行動卻是聽到實話時指責對方,於是對方便不願意再分享,那若是想達成自己的需求,在行動時又可以怎麼做呢?森杰談到要創造安全才會願意溝通,並提出一些方法跟夥伴討論,談到,比如,試著不責罵跟處罰,表達不贊同但會尊重他;具體來說,像是明確地表示不贊同他用藥,但他醒來肚子餓可以幫他煮泡麵;而不是在泡麵放瀉藥讓他不能出門,這是善意的壓迫,是一種暴力跟控制。以及,「想講反話時,講鼓勵的話」,若家人在前往朝露的過程卻步了,可能會忍不住指責他出爾反爾,試著鼓勵他自己找到了朝露農場的資源,再去了解他現在的想法是什麼。這些方法一開始嘗試會很不容易,但可以從聽見自己的想要開始,做出一點點不一樣的行動,收穫一點點繼續嘗試的動力。
 

 

2. 放下,怎麼放?

在討論情緒背後的需求時,有夥伴說到:「只要他好我就好。」而森杰指出「沒人要你在受苦的地方受苦,只有自己願意,因此要歡喜接,甘願受」,並提到愛是成全不是控制,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只能改變自己,我們也要學習有原則,藥癮者家人才能學會為自己負責,而把自己照顧好就是身教,需先做好自己的課題,家人才有可能改變,我們要帶著愛、理解、尊重、相信來陪伴,在能改變的地方改變,而不能改變的地方則降低期待,以鼓勵正向的話語來對待對方

森杰於是在黑板上畫下了一個賓士的標誌,跟夥伴們分享「333原則」,賓士標誌像是被切成三等份的派,「我」、「別人」、「道理跟情境」分別佔據其中的三分之一,並讓大家直接用身體去演繹當這三者失衡時會有什麼感覺:
第一種:「都是你的錯!」(伸出手指著別人)
第二種:「都是我的錯...」(蹲低身體手往前伸)
第三種:「應該要這樣做才對。」(手比向天上)

透過角色扮演去感受自己的姿勢,覺察手酸、脖子酸,賓士中間的線就像彼此間的界線,若是讓對方佔據心裡的空間愈大,自己就會漸漸被壓得喘不過氣。最後請大家手放下,感受放鬆下來的身體,感受著放下是照顧自己。

 

3.針對朝露治療性社區的戒癮迷思

森杰談到朝露治療性社區進行藥癮減害服務,不是只是完全要拒絕藥癮,而是也教導藥癮者看清楚藥癮帶來的好處及代價,並學習與藥癮保持距離,同時在朝露治療性社區也要學習與孤獨共處,及自己安排生活,森杰提到人生要學會「等一下、享受無聊、活在當下」,而用藥只是結果,用藥一定是人生中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若沒有解決完問題仍可能再用藥,而藥癮者成長那麼多年,難以短暫解決所有問題,因此下山後雖仍可能有復發的狀況,但至少學習到復發不會用藥到太誇張的狀況,同時也可透過朝露的同儕陪伴繼續鼓勵,也能學習到復發前後可以求助的資源

 

 

繪本旅行-我們的覺察之旅(陳姝卉 臨床心理師)

午後的活動像是打開另一個時空,跟著姝卉心理師的聲音,我們一起進入了《小王子》這本書中的世界。

 

1. 讀故事,讀自己

很神奇的是,沈浸在故事世界的過程中,隨著小王子在旅程中和不同星球或物種的生命相遇,聽著的我們也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可能是把自己和身邊的重要他人帶入故事中的角色,思考關係的樣貌,就像有位夥伴分享,他注意到小王子對玫瑰花呵護備至,任玫瑰花予取予求,但小王子沒有從玫瑰花那裡得到期待的回應,讓他想到自己和兒子的關係,然後看到玫瑰花說:「我也有刺,我可以保護自己。」似乎也開啟了他對關係更多可能性的想像。

 

2. 沈澱,賦歸

如果說上午是站在浪上衝浪,感受自己情緒的波濤起伏,讓情緒的淤塞找到出口;那下午就是坐在沙灘上觀浪,大浪仍在,但我們可以休息。在姝卉心理師的帶領下,感受到我們都在其中慢慢穩定、找到平靜。活動的最後,我們用貼紙、印章等等素材,回想剛剛在故事中印象深刻的場景、聽完的內心畫面,拼貼成一張風景明信片,並寫下想對自己說的話,或是想對重要他人說的話,有些夥伴在書寫時卡住,不知道要說什麼或是不習慣對自己說話,姝卉心理師讓我們可以帶回家慢慢地想,也帶著今日一整天「讀自己」的收穫和能力,回到生活中繼續前進。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03.01

台灣露德協會

加入時間: 2011.03.01
581則報導
21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覺察、釐清、釋放、回觀 | 家屬團體 | 活動實錄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39篇報導,共12,86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39篇報導

12,86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