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小三年級_王譽蓁「水桶稻」觀察第一個月(2015/3/15_2015/4/17)

文字-A A +A

2015.5.6 增修

感謝桃園農改場楊志維老師、嘉義大學黃啟鐘老師指導、台博館同仁、吳美貌老師、王譽蓁母女

 

王譽蓁是六個月出生早產兒,生出來只有780公克,媽媽為了照顧她,辭掉工作,為增加孩子的免疫力,媽媽常常帶她參加自然戶外活動,原本被分配觀察的那一箱蔬菜被移走,所以改成觀察別箱蔬菜+水稻,一週看一次,培養科學觀察力、自然喜愛、混齡良好互動。

 

2015/3/15

秧苗來源:3/7 北投農會插秧_台南11號

土壤:吳美貌老師提供發酵土壤

地點: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可食的風景」

單本植(一叢插一支) 一叢三支
有的沒有存活,插秧後隔日第一次抽換補植2支、第二次再抽換補植2支 只抽換二叢內的兩支

15cm

15cm

觀察結果:一叢三支存活率較高,比較不需要補植

 

2015/3/28_插秧後14天

1.標示新葉、量株高

單本植(一叢插一支) 一叢三支

1.查看稻根、抽換補植沒有存活

2.我分享錯誤,應該標示中間那一片才是新葉

 

觀察結果:高度約17~18公分,單本植生長較高

 

2015/4/2_插秧後19天

單本植(一叢插一支) 一叢三支

觀察結果:

1.種水稻很有成就感,不到20天已看到分蘗
2.原本單本植生長較高,這次卻長得比一叢三支矮一點,單本植生長空間大,開始橫向發展,葉子感覺比一叢三支的挺立
3.銀腹蜘蛛從紅鳳菜來到一叢三支,由於葉片較多,支撐力好方便蜘蛛結網補食
4.包括原生植物和昆蟲瞭解很多的警衛叔叔,是很棒的生態老師

2015/4/10_插秧後27天

單本植(一叢插一支) 一叢三支
 

1.看到葉片被啃食,「有蟲,找看看!」雖然當時將稻葉縫起來的稻縱捲葉蟲就在孩子的面前,仍等待讓孩子自己發現

2.稻縱捲葉蟲從尾端伸出棕色尾刺,把王譽蓁嚇一大跳

a.稻縱捲葉蟲之正名為瘤野螟,是一種長距離遷移性害蟲。

b.幼蟲蟲源可能來自於水稻移植前或移植後,成蟲從稻田周圍雜草遷入產卵有關。

c.幼蟲有五個齡期,由圖片得知應為第三至四齡幼蟲,體長約1公 分,頭部呈淡褐色至褐色,胸腹部呈綠色,腹部末端有黑褐色刺毛,具感覺功能,因此,若遇驚擾會吐絲下垂逃離,是很多種如螟蛾科、菜蛾科、毒蛾科等幼蟲的特性,具逃生的本能。

d.幼蟲頭部不一定在稻株的下方,自二齡後之幼蟲開始在水稻幼株上吐絲綴結2至3葉片危害,或一隻幼蟲吐絲捲葉藏匿葉肉組織内啃食危害 

仔細看株高不一樣,從左邊往右邊高起來

遮陰

肥料

秧苗健康

土壤環境

淹水高度

風吹方向

根系發展等種種因素都可能影響水稻株高

   

觀察結果:

1.單本植發現兩隻稻縱捲葉蟲,不曉得是否有蜘蛛,一叢三支反而沒有,媽媽搖著頭學稻縱捲葉蟲吐絲的模樣
2.媽媽觀察到葉耳、葉舌

 

2015/4/17_插秧後34天

單本植(一叢插一支) 一叢三支
 
附小一年級游東宇第一次很高興看到長得更大更重的稻縱捲葉蟲,讓稻葉垂下來,雖然他剛開始說肚子餓不想來,還把韭菜說稻子,附小四年級游晰宸姐姐一起看到蟲後都暫時忘記肚子餓 王譽蓁已是小老師,教游東宇量高度、找蟲

觀察結果:

1. 王譽蓁、游東宇一起幫蔬菜澆水,游晰宸還無法融入團體、蹲在旁看哈利波特,游東宇回家後不記得稻子的高度,但是記得王譽蓁運動服上的座號,少子化、都市生長,工作忙碌的游媽媽拜託我常常帶兩姐弟做自然觀察,和其它小朋友混齡互動學習。

 

1.我因手邊只有那些土,所以買的水桶的大小是長53*寬38*高26公分,一個約200多元

2.水要澆多少?
要看土壤的性質
剛好別人送我的土是堆肥發酵
很會吸水,會向海綿一樣蓬起來
所以我不敢放太多水,以免排水不良
一般是水稻淹2公分左右高
保持土壤濕潤
乾了才在澆水
所以是乾濕狀態
但若看到葉片捲屈,則表示缺水,在避開陽光強烈的早晚時間澆水

3.如果有更多桶
建議更多實驗
例如可以加上不同品種實驗,或是水量多寡的實驗(符合今年缺水要節水議題),或是有的放在房子旁邊(可以用來討論宜蘭許多農田蓋農舍對周遭稻田遮光,排水等影響)
有不同的觀察主題可以發酵討論

4.楊老師說一叢三支那一盆種太多叢
植株太密
大概行株距要30*24公分
太密不僅日照有影響,還容易有病蟲害問題喔

我自己在田裡不會種那樣密
然而第一次都會種水桶稻
一開始秧苗太稀疏
很不放心...所以....就這樣實驗下來
反而有更多觀察收獲

 

\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9.12

林如貞

加入時間: 2008.09.12
1,639則報導
157則影音
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只有一路陪伴的人才能吃到難得的日曬米

2024-05-31
瀏覽:
2,500
推:
0
回應:
0

草鴞~萬俊明導演台大演講

2024-05-28
瀏覽:
2,849
推:
0
回應:
0

外籍生在農民市集學習台灣文化

2024-05-20
瀏覽:
2,743
推:
0
回應:
0

媽媽的米嫁妝

2024-05-16
瀏覽:
4,861
推:
35
回應:
0

外籍生假日農夫 Foreign student holiday farmer

2024-05-07
瀏覽:
4,016
推:
0
回應:
0

Manju 美味的尼泊爾餐

2024-05-06
瀏覽:
4,183
推:
0
回應:
0

外籍生的獨特餐具

2024-04-29
瀏覽:
3,189
推:
0
回應:
0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小三年級_王譽蓁「水桶稻」觀察第一個月(2015/3/15_2015/4/17)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98篇報導,共12,86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98篇報導

12,86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