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餵食!「午夜動保食堂」結合TNR送養 人貓社區皆受益

文字-A A +A

(2024.04.04 徐郁淳報導) 「午夜動保食堂」——乍聽之下僅是關於餵食管理的計畫,然而,它背後卻蘊含著社區合作與對流浪貓的關懷,結合一系列配套措施,最後為社區帶來正向影響,像是流浪貓咪數量減少,有些貓還找到一輩子溫暖的家。該計畫由動平會與愛護流浪貓的志工共同合作,在台北中山區、萬華區、文山區等都有設立專屬貓屋,讓流浪貓有個小小的避風港。

▌措施搭配溝通 進而降低衝突

在計畫開始之前,社區內常有人將剩食廚餘倒掉供貓咪食用,這種做法常常導致環境髒亂,也容易使居民對於餵食貓咪產生疑慮。「午夜動保食堂」中山區志工們在餵食時有意識地落實乾淨餵食,像是隨身攜帶袋子,在餵貓同時不忘順手清理他人因餵貓留下的垃圾,以保持環境衛生。一段時間後,當地里長黃志昌指出,居民之間反彈聲量逐漸降低。

某些人認為,不應餵食,要直接實施「捕捉-絕育-釋放」(TNR)。然而,志工丸子指出,若沒有人擔任餵食貓咪並記錄觀察貓口的角色,抓貓的任務會很困難。貓咪常在晚上出沒,且有時要看到熟悉的餵食者或是愛爸、愛媽才願意現身。

與此同時,與社區居民的溝通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當面對不同聲音、不同建議時,透過向對方解釋某些作法的重要性及效果,能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進而減少衝突。

根據志工們統計,在晴光公園這6年間,共TNR 13隻貓、醫療照顧14隻貓、送養23隻貓,扣除掉有些貓咪重複受到不同照護,共計40隻貓次受到協助。


「午夜動保食堂」中山區志工們在餵食時有意識地落實乾淨餵食
像是隨身攜帶袋子,在餵貓同時不忘順手清理他人因餵貓留下的垃圾
以保持環境衛生

 

▌盼拋磚引玉 讓合作模式被參考散播

丸子提到,著手貓屋計畫前,再三討論很久,當時擔憂除了吸引愛貓人,也會吸引到傷害貓的人,她說:「所以當時我們就決定要把宣傳和溝通做好,讓更多人知道原來可以這樣照顧街貓。有更多人投入,我們才能把力量散播出去,否則永遠都是一小群人在做,我們想要吸引一大群人,大家一起相互合作。」

Cynthia表示,名義從來都沒有那麼重要,他們的本意是盼拋磚引玉,讓大家知道有這樣的計畫,參考照顧街貓的做法,甚至讓某些默默在照顧貓咪的愛媽們知道,她們並非單打獨鬥。

黃小姐提到,大家也都是從小白開始,不知道該從哪何開始接觸,有時一隻貓的醫療費動輒10幾萬,還可能救不活,很多費用也是大家自掏腰包,但只要有據點、有支持、有力量,就會有更好的辦法去進行,還有機會一直被參考、散播出去。

她分享,在晴光公園裡有一隻貓咪生活了快十年,她把牠帶回家已經兩年了,每次健檢指數都很健康,還有帶回另一隻明星貓「胖子」也被收養並得到妥善照顧,希望藉此給考慮收養浪貓的人更多信心。

丸子補充,在餵食時很常聽到「這麼喜歡不會帶回家嗎?」,然而,她必須考慮到量能,如果一口氣把貓帶回家,充其量最多10隻貓口,扣打就可能爆炸了;她也會固定保留兩個空位,以照顧中途貓及終老貓,這樣每年才能有進有出,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在這個計畫中,從丸子與她的先生負責捕捉貓咪、Cynthia擔任聯繫各單位及緊急事宜、黃小姐專注於餵食貓咪、里長提供相關活動場域,再到貓食光咖啡廳提供中途送養場所等,每位志工都在不同崗位上各司其職,是圓滿落幕不可缺少的因素。

到最後,貓屋計畫隨著當地貓口數量控制住而告一段落,有些貓被帶回家養老、有些得到安寧善終,有些則是在其他地方有東西吃。

黃小姐說明:「後期也沒有這麼多貓咪來吃,大家覺得一直添飼料有點可惜。我們觀察了快半年,最後決定把這個區域還給公園。」這證明了,每個人或許力量有限,但只要彼此願意鼓勵合作,仍然能點亮流浪貓的生命。


到最後,貓屋計畫隨著當地貓口數量控制住而告一段落
有些貓被帶回家養老、有些得到安寧善終
有些則是在其他地方有東西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14.08.06

動物平權促進會

加入時間: 2014.08.06
133則報導
80則影音
1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不僅是餵食!「午夜動保食堂」結合TNR送養 人貓社區皆受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283篇報導,共12,85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283篇報導

12,85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