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宜蘭大同鄉「松羅國家步道」:走入昔日泰雅族的獵徑,感受最原始的自然景觀

2025/08/24 13:04
4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歡迎來到宜蘭大同鄉松羅村的松羅國家步道。在接下來的時間,讓我們攜手走進森林深處,感受這條古老獵徑交織自然與人文的情境。

「松羅」這個名字,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意涵。松羅在泰雅族語中意指「檜木」,這裡山林中紅檜林立,溪水中苦花魚豐富,因而成為族人遷徙定居的重要地點。這條路徑曾是泰雅族的獵徑,日治時期因伐木需求而改建為林業道路,並引入農業與水圳工程,改變了部落的生活方式,當時更成為北台灣最現代的聚落之一。

(步道特色)
松羅步道長約 2 公里,海拔介於 280 至 400 公尺之間,落差不大,行走難度低,卻擁有國家級的原始林相與自然史景觀:巨石錯落、樹梢藤蔓交織,遠山煙嵐環繞,溪流湍急作響,充滿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

(進入雨林的氛圍)
踏入林間,時而蜿蜒於藤羅與綠影間,讓人如同置身台灣的「亞馬遜雨林」。空氣中彷彿飄著森林的呼吸,溪水韻律不絕於耳,引領步伐入境。

(橋樑與生態觀察點)
步道中段架起一座 H 型鋼橋樑,跨越松羅溪,穩固而安定。站在橋上俯瞰,可見溪畔淺潭,是苦花魚等原生魚類的棲息地,也是觀察生態的絕佳角落。

(植物群落)
沿線生態豐富多樣,九芎、樟楠與山棕並存林下,毬蘭、伏地蕨、荷蓮豆草等植物點綴其中。山蘇如鳥巢般懸垂,藤蔓則交織成綠色的幕簾,形成天然的綠色隧道。2015 年的強颱曾造成部分林木倒伏,卻也因此讓陽光穿透林冠,織出光影斑駁的畫面,呈現另一種景致。

(支線與水濂洞)
深入支線,景觀更見原始:青苔滿佈的巨石、錯落的倒木與雜木林,營造出野趣。途中還能見到天然岩洞「水濂洞」,過去曾有瀑布傾瀉而下,如今雖因溪流改道而消逝,但岩壁仍留有壯麗的痕跡,讓人遙想當年的壯觀。

(文化內涵)
松羅步道的每一段林徑、溪流與巨石,都是自然與文化交織的活見證。它曾是族人的獵徑、水圳與農耕之路,如今則成為推廣生態教育與文化保育的重要場域。走在其中,既能體驗森林的寧靜,也能感受到這片土地所蘊藏的故事。

(結尾:自然交響與心靈療癒)
旅程尾聲,邀您駐足靜聽:鳥鳴、溪流與蛙聲,交織出一場天然交響樂。這些森林的聲音,能洗滌心靈,帶來前所未有的平靜。加拿大音樂家馬修連恩甚至曾以松羅溪為靈感創作樂曲,將森林氛圍化為旋律,傳遞這片山林的靈魂。

松羅國家步道,是自然與文化融合的旅程。只要用心走入,就能發現屬於山林的純粹與美麗。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