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一碼村 修復二手物與陪伴弱勢群體

2022-05-27
社區泳池 水質管控

2022-05-28
似花非花 蓪草展再現紙工藝風采
2022-05-27
高雄打狗餅舖化悲憤為故事 將思念轉化為公益
2022-05-27
基隆河左岸輕鬆遊

2022-05-28
食農教育小旅行 兒老共學樂福山

2022-05-26
嚴峻疫情下 體溫計成防疫漏洞 
2022-05-27
車王藝術園地
2022-05-27
自勾畫中看見生命哲學
2022-05-27
衣世代 打版做新衣
2022-05-26
Youtuber 「cheap」大戰北市交通局 網友怒嗆柯文哲負責
2022-05-22
「星媽」改寫人生藍圖 陪伴孩子走上旅途
2022-05-23
運動 i 台灣—大里區排舞成果表演運動嘉年華
2022-05-26
各地中小學網路上課的困境
2022-05-21
2022年5月27日中華電信股東會董事改選將會開幾小時?

2022-05-25
禁忌習俗知多少 報「虎」哩災
2022-05-21
為顧環境 桃園有機農場生產有機菜有機蛋

2022-05-24
【何勝豐議長怒斥 衛生局長陳南松】【叫民眾沒 症狀 不要快篩】
2022-05-23
111年5月22日--公民新聞報1057
2022-05-22
紅磚拱廊之美 金門模範街

2022-05-22
富興村 褲浪埔 富貴興隆

2022-05-21
王建煊蘇法昭牽手圓夢愛相隨 打造理想長照終老居
2022-05-24
粽香情濃 香飄社區

2022-05-22
2022北一-一射-張媽媽流浪動物之家
2022-05-26
Youtuber 「cheap」大戰北市交通局 網友怒嗆柯文哲負責
2022-05-22
與吸毒犯錯的孩子同行,不讓他淪為毒魔同類
2022-05-26
運動 i 台灣—大里區排舞成果表演運動嘉年華
2022-05-26
紅磚拱廊之美 金門模範街

2022-05-22
水庫蓄水範圍 得免設滯洪池

2022-05-23
為顧環境 桃園有機農場生產有機菜有機蛋

2022-05-24
布能說的秘密-剪裁出自己時尚的新衣

2022-05-23
淡水區鄧公里長者共餐 實踐低碳讓環境再生
2022-05-24
王建煊蘇法昭牽手圓夢愛相隨 打造理想長照終老居
2022-05-24
青春市集 中州餐行系與熱音社打造音樂美食饗宴
2022-05-26
很輕鬆的談嚴肅問題 罷工
2022-05-26
「星媽」改寫人生藍圖 陪伴孩子走上旅途
2022-05-23
三峽特有種-青心柑仔 
2022-05-22
跨性別跑者王渝溥 跑出自己的性別認同

2022-05-25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透過影片介紹,發現獲取輔具並不是一件難事。很多時候個案因為急時需要買了一件輔具後,當功能恢復後,那件輔具就不知道如何處理。而透過一套良好的管理處置模式,就可以讓有需要省下購買的金錢,也可以避免浪費生產的資源。而且,以色列的人民非常樂意投入輔具的服務,不管是金錢上的支持,或是實際加入志工的行列。甚至乎有些志工是退休的老人,讓他們在晚年也能學而致用,不是孤單的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覺得這種活力老化的精神態度,也是值得宣導和學習的。
我知道新北市的輔具中心有免費到宅回收輔具和租借的服務,可惜的是並不是很多人知道有這項服務,而且也只限於新北市設籍的民眾,我覺得未來可以推廣這項服務,不只適用在新北市,而是讓更多需要的人可以獲取這項服務。
高師大 特教三 邱喬苹
利用多元管道募集輔具並提供失能者免收租金之租借服務,讓經濟負擔不起的家庭或者輔具需求者更輕易取得輔具的資源,以增加失能者自主能力,使其居家生活品質提高,亦可藉由本服務達二手輔具資源共享,同時節省政府及民間的經費負擔。
高師大 教育二 趙尹婷
將資源聚集起來並共享是一個極為聰明作法,既可避免浪費又可造福更多人。將大家所擁有的資源聚集就會形成很大的力量,雖然台灣好像沒看到像撒拉之手的醫療輔具借用共用,但這個觀念也已經有在推行了,像安安免費教學網,就聚集許多教學資源提供給偏遠地區的孩童,讓他們也能共享資源,希望將來也能將這觀念應用在更多地方,使更多人受益。
高師大 教育二 趙尹婷
將資源聚集起來並共享是一個極為聰明作法,既可避免浪費又可造福更多人。將大家所擁有的資源聚集就會形成很大的力量,雖然台灣好像沒看到像撒拉之手的醫療輔具借用共用,但這個觀念也已經有在推行了,像安安免費教學網,就聚集許多教學資源提供給偏遠地區的孩童,讓他們也能共享資源,希望將來也能將這觀念應用在更多地方,使更多人受益。
高師教二林孜憶
我認為這是個很實際的方法,不但可以讓彼此得到需要的東西,又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這是可以給台灣社會帶來省思的,不喜愛用二手貨是台灣的現象,我們應該好好檢討,珍惜身邊的物品。
我有買輔具的經驗
真的深深感受 須要有這樣的系統
我覺得"撒拉之手"真得是一個前瞻的機構.
當我們不斷想辦法在彌補健保虧損的破洞的同時,卻沒有花心思在如何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當我們一再尋求增加社會福利預算的同時,卻沒有想到如何運用志工這項龐大資源.
現在的社會大家都更懂得"分享","佈施"的觀念,所以"付出"應不是問題.問題是誰來整合?
記者有心提供難能可貴的資訊讓我們省思,誰來為這個這麼好的理念做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