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北斗有冊店-走在把文化種回的路上

2025/10/25 22:00
3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我覺得自己只是剛好,在叫做彰南的空地上,種下了一株樹苗。”

 “這棵樹苗會長成什麼樣子,其實在種下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好了。”

 “它的品種、方向,枝幹會往哪裡伸展,會長出什麼樣的葉子,早就藏在基因裡了。”

 “而我們,只是湊巧把那株樹苗種下去的人。” 

   -有冊店 店長1號 胡允強 

=====================================

北斗,老一輩人稱寶斗(台語),清代曾為台灣中部重要的內陸河港,然而由於東螺溪(舊濁水溪)河床淤積,加上縱貫鐵路未經過北斗,使他逐漸沒落。但許多各具特色的歷史街屋,仍被完好的保留在老街區中。 

北斗第一間獨立書店, 2023年,就從光復路一棟雙併的老屋開始。 

(店長2號-謝三進) 前年過年前,年底的時候,對,我的夥伴允強(店長1號),那他就找我,他就說他在北斗這裡找到了一個老房子,他發現在出租,那他講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大概知道他的意思是什麼了,所以他就跟我說,他是想要租下來要經營獨立書店看看。所以我們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其實只過了兩三個月,他就跟我說他租了這個地方,對,那後續就是我們開始每個週末抽空回來,然後來這個地方,整理這個已經荒廢30年沒有人居住的這個老房子,這樣慢慢把它整理出,就是一個我們想要的樣子。 

有冊店,由2位從國小到大學都同校的北斗囝仔胡允強、謝三進,及允強的太太侯欣妘,結合彼此出版企畫與媒體工作經驗共同打理。三人都在北部工作,目前僅能利用週末假日回家開店,走訪的這天,與我們相遇的是店長二號-三進。而這南北跑的挑戰,也在加入了-食土不二半農實驗事的在地夥伴,多了另一種書店經營樣貌。 

(店長2號-謝三進) 她原本是住在二水那邊,那去年搬來北斗,她活動範圍就是南彰化,甚至是雲林的這一帶,她到處跑,然後她做的是食農的教育,所以他有些時候需要去拜訪一些農家,去獲取一些食材什麼的。所以因為這樣,她也認識了蠻多的朋友,所以我覺得她活出了一個年輕的年輕人,在農村地區,要以農業或相關的行業為生活的話,你的生活應該要怎麼過。而且我覺得她又兼具著,因為她自己本身是樂手,所以她又兼具著有一點文藝創作者的浪漫在裡面。 

(店長2號-謝三進) 那我們最大的痛點就是我們平日沒有辦法開門,那她知道我們這個困境之後,她也很願意幫我們,那她就會每個禮拜的四跟五,就會來幫我們開書店,那如果有人來逛書店來買書,她就會幫我們去做應對這樣子,那如果有人想要找他買東西,她這裡有空間可以去做展售,所以我覺得這個有彈性的合作方式,其實對我們彼此都蠻有幫助的。 

兩層樓的書店,目前規劃為1樓圖書區,2樓展覽區,以及後院戶外區三大區塊。店長們就像以”家”為概念,一點一點調整空間,不斷有機的變動著,試著打造一個友善、有溫度的文化空間。書店關注台灣文學與在地文史,也經營主題選書推薦,而入口的兒童繪本區也相當精采,近期更舉辦多場說故事活動,9月底開展的圖圖樂園──繪本與插畫展,也帶給大小朋友許多感動。 

(參觀民眾-異鄉北斗人楊女士) 我是北斗人,我今天回到家鄉來辦一點事,剛好有空有空檔,所以我來到這一家有冊店,來這邊在第三次的造訪。這一次他們今天剛好有繪畫畫展,所以我來參觀,非常好,讓我有休息的地方,還可以看畫展,真棒! 

短影音當道,書店經營者,或許都需帶著務實與理想奮力前進,聊到書店的未來想像,三進店長希望能以書店為據點,深耕閱讀文化,同時將北斗的歷史以多元型態來述說與傳播,吸引年輕人走進來交朋友,激發書店更多的可能性。 

(店長2號-謝三進) 當我們站在這個角色上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再去更認識這個小鎮,所以無論是他的大歷史,跟著228的時候這裡怎樣,日治時期這裡怎麼樣,或者是小區域的歷史,就是聽隔壁的阿姨講這條街以前怎麼樣,大的歷史小的歷史,都因為這個書店的關係,重新進入到我們的生命當中,然後開始去衍生一些新的意義。 

有冊店,讓閱讀與文化,在北斗,不像天上的星星那麼遙遠,而是在鄰近巷弄,轉角就可以遇到的日常。

 

 -訪談側記- 

[關於家人] 

拜訪書店的這天,和三進店長以聊天的方式進行訪談,了解書店的開店歷程,也交換了大家的一些生活甘苦。三進店長在訪談當中也提到,對長年在北部工作的他們而言,在故鄉開一間書店,也讓他們賺到回故鄉的時間變長了,跟家人互動的頻率其實比以前多很多。尤其在中年這個階段,其實父母的年紀已經很大了,非常需要陪伴,但是父母或長輩不一定會講這件事情,所以往往只能過了一兩年之後,發現老人家的視力不好了,手腳不靈活了,當發現的時候,才會知道自己已經錯過很多。所以對他們而言,開一間書店在家鄉北斗,讓他自己對這個地方,有新的責任感,必須更頻繁的回來,同時也獲得了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對他或允強店長而言,是書店經營外,額外獲得的一個寶貴的東西。 

[關於故鄉] 

三進店長說,他和允強店長以前都是很喜歡歷史小說、歷史遊戲的人。他們知道故鄉北斗是個有歷史、有許多古老建築的小鎮,但看到這些老房子,一個一個被拆掉,一個一個消失,其實在他們心中都有一個想法,如果有一天有機會,有能力為這個地方保留什麼的話,他們應該是會做的那一群人。 

之前因為工作、生活等因素,並沒有真的有機會很深刻的去研究故鄉北斗,現在開了這個書店,就常遇到來自其他鄉鎮地方的人提問,為什麼要開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歷史…等等,促使他們想去挖掘過去的歷史,連結現在的生活,進而思考故鄉未來的可能。不知不覺地,有冊店(與店長們)就像成為一個地方說書人的角色,引領大家開啟認識北斗的窗口。 

或許,閱讀從來不只是靜態,而是個流動變化的行動過程,讓我們去實驗,在地與世界連結的各種可能!

 

 -影像引用來源: 

1.北斗渡船口舊址 / 數位物件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61380 

2.彰化廳管內圖 / 《南部臺灣紳士錄》(1907.02.16) / 株式會社臺南新報社,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5%BD%B0%E5%8C%96%E5%BB%B3%E7%AE%A1%E5%85 %A7%E5%9C%96.jpg 

3.有冊店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utshehtiam 

   有冊店IG https://www.instagram.com/u_tsheh_tiam 

4.食土不二半農實驗事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siahthoomusicfarmer/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