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屏東原鄉托育世紀突破 首座沈浸式族語托嬰中心啟動

2025/10/23 09:57
17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屏東原鄉托育世紀突破】

首座「沈浸式族語托嬰中心」啟動

周春米、伍麗華攜手實現文化、育兒雙贏

 屏東來義鄉托育新篇章

60名額沈浸式族語托嬰中心指日可待

全方位政策細節披露各界訪談 深度解析原鄉育兒困境與解方

照片

部落迎來育兒新曙光:落葉鋪陳的金色希望

政策與文化的雙重喜訊:屏東原鄉托育服務的歷史性一步

【屏東/來義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屏東縣,這個擁有豐富原住民族群與文化底蘊的南台灣大縣,近日迎來一項歷史性的政策突破:首座「屏東原鄉托育中心」——一座具備「沈浸式族語」特色的托嬰中心,正式進入加速籌備階段。這項專案計畫可望招收多達 60名0至2歲 的幼兒,不僅為原鄉家庭提供急需的公共托育資源,更肩負起族群母語向下扎根的重大文化使命。

        這份喜悅的背後,是屏東縣政府與中央民意代表長期努力的成果。屏東縣長周春米透過縣政資源的大力促成,回應了原鄉地區對優質、可近性托育的迫切需求;同時,立法委員伍麗華Saidai   Reseres持續推動的《兒童托育服務法》已進入「三讀」階段,為托育體系的健全提供堅實法源。縣府與中央的緊密合作,讓這股「春」(周春米)與「米」伍麗華的合力,為部落鋪陳出一層金色的希望地毯。這不僅是單純的社福設施增建,更是對原鄉青年「敢生、願養」的堅定承諾。

照片

 原鄉托育的迫切性:解決隔代教養與文化斷層的雙重挑戰

        長期以來,原住民族地區的托育資源相對匱乏,衍生出兩個核心問題:一是年輕父母因缺乏托育支持,難以安心就業或發展事業;二是許多家庭被迫將幼兒交由祖父母照顧,雖充滿親情,卻可能因母語流失而加劇文化斷層。

        根據屏東縣原民處的初步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原鄉家庭對0-2歲幼兒的托育需求,其公共托育供給比例遠低於平地鄉鎮的平均水準。許多青壯年族人為了工作,必須遷居都市或將孩子託付在距離遙遠的平地托育中心,間接造成家庭移動與經濟負擔。

        此座托嬰中心設立的價值,正在於其「沈浸式族語」的規劃。它不僅提供專業且安全的托育服務,更將排灣族或魯凱族的語言與文化融入日常照護的每一個環節,讓幼兒從生命初期便在母語環境中自然成長。這項規劃獲得衛福部與原民會的高度肯定,認為是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和提升原住民族幼兒教育品質的典範。

照片

 跨部門協力與資源到位:中央與地方的經費與人力支持承諾

        此一托嬰中心的設置,成功整合了多方資源。在核心決策會議中,中央(衛福部、原民會)已同表支持新建工程、開辦費用及未來的人事補助經費。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與原民處也承諾,對於中央核定以外的不足部分,縣府將予以寬列預算,確保托嬰中心的品質與穩定運營。

(結 論)

 一、來義鄉公所、鄉民代表與會人員,同意並支持本鄉設置「屏東原鄉托育中心」。 

二、請屏東縣政府盡速提報計畫,俾利中央速予核定。 

三、中央(衛福部、原民會)同表支持新建(含開辦及人事)經費補助,不足部分由縣府予以寬列;未來托嬰中心照顧人員是沉浸在文化與語言-具備「族語」「托嬰」雙重能力認證資格者。

        屏東縣議會對於此一政策亦持積極態度,多位議員表示將在議會中持續關注預算編列與執行進度。關鍵在於托育人員的專業養成:未來所有照護人員都必須具備「族語」與「托嬰」的雙重能力認證資格。這項高標準的要求,確保了中心的文化底蘊與專業照護品質,也為原鄉創造了具備文化專業性的就業機會。縣府已規劃與在地的大專院校合作,啟動相關的培訓認證課程,以超前部署人力資源。

 落實設置細節與安全考量:場地底定與專屬交通車規劃

        經過嚴謹的場地評估與會勘確認,托嬰中心設置預定地點已選定在本縣新埤鄉萬隆段195-34地號。雖然選址在緊鄰的平地鄉鎮,但此地點考量了交通的便利性與腹地規劃的彈性,能最大程度服務來義鄉乃至周邊原鄉的族人。

        然而,考量到原鄉部落分散且地勢多變的環境,與會人士特別提出了重要的建議事項建請規劃幼兒專用交通車。

        來義鄉公所與鄉民代表會強調,為了確保幼兒能夠安全、準時地往返部落與托嬰中心,幼兒專用交通車的規劃至關重要。屏東縣政府社會處對此表示理解與支持,承諾將把交通接送服務納入整體計畫中,考慮採用專屬車輛或結合既有長照交通資源進行優化,務必讓部落家長安心送托。

照片

 地方民意代表與家長的期盼:從期待上工到遍地開花的願景

        來義鄉公所社會課代表受訪時表示:「這項計畫對來義鄉是極大的鼓舞。我們過去看到很多年輕人因為沒有地方託付小孩,只能放棄工作或將孩子遠送。現在有了這個中心,不只是減輕了負擔,更讓我們下一代能在母語的擁抱中長大。」

        來義鄉民代表會主席羅俊宏亦指出:「我們一致同意並支持請屏東縣政府盡速提報計畫,俾利中央速予核定這項政策,這是我們部落長期以來的心願。我們不只是希望它能成功開辦,更希望這個模式未來能在屏東縣的其他原鄉部落『遍地開花』,讓所有原鄉的孩子都能受惠。」

        縣長周春米在受訪時再次強調,屏東縣政府的目標是打造一個真正友善育兒的希望城市,特別是在資源相對缺乏的原鄉,更要加大投入。「我們感謝伍麗華委員在中央的強力推動,讓法源和經費得以支持。未來,這座中心將是屏東原鄉托育的示範點,我們期待它不僅能招收60名0-2歲的幼兒,成為原鄉家庭的後盾,更期待它成為一個文化傳承的搖籃,讓每一位孩子都在愛與母語的滋養下茁壯。」

        這份來自屏東原鄉的「金色地毯」計畫,集結了縣長周春米、立委伍麗華、衛福部、原民會、縣府各局處、縣議會、來義鄉公所及代表會等各方力量,共同勾勒出一幅結合社福與文化的嶄新願景。當春燕歸來,托嬰中心早日「上工」的那一天,將是屏東原鄉社會福利與文化復興的雙重勝利。

 設置地點:新埤鄉萬隆段195-34地號 是日已安排會勘確認。

         期待這間 #招收60名0_2歲幼兒的沈浸式族語托嬰中心​ 早日上工,更期待未來遍地開花。

參與推動單位與人員:

立法委員伍麗華|Saidai / Reseres︱衛福部︱原民會︱屏東縣政府周春米縣長︱社會處︱原民處︱屏東縣議會︱來義鄉公所社會課︱來義鄉民代表會︱各村辦公處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