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一代,而非下一次選舉——暨大頒授趙永茂教授榮譽講座,傳承民主反思的精神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昨(10月8日)於圓形劇場舉行「趙永茂榮譽講座教授頒授典禮暨專題演講」,校內外貴賓、師生齊聚一堂,現場氣氛隆重而感人。趙永茂教授長年在政治學領域深耕,兼具學術與行政貢獻,曾任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與行政副校長,被譽為臺灣政治學界最具思想深度與人文氣度的典範學者。

長年在政治學領域深耕,兼具學術與行政貢獻的趙永茂教授(左)獲頒暨大榮譽講座教授,由校長武東星教授(右)頒授證書。
水沙連學院院長江大樹教授於引言致詞時表示,趙教授不僅以「溫文儒雅、學識淵博、提攜後進」著稱,更以深厚的教育情懷影響後輩。趙教授為暨大首任校長袁頌西教授的得意門生,於1995至1998年間奉袁校長之命借調暨大擔任總務長,正值學校創校初期,萬事起頭難,趙教授以卓越的行政能力與遠見,將150公頃的台糖牧場打造成今日綠意盎然的美麗校園,並重視學生宿舍與教職員住宅的整體規劃。江院長指出:「趙老師讓我們看到學者不只是思想家,更是行動家,他用實際行動建構出一所大學的靈魂與願景。」

典禮來賓對趙永茂榮譽講座教學術成就表達一致的肯定。
趙教授在學術研究上的貢獻同樣卓越,其研究主題橫跨政治發展、地方派系、民主化、比較政治與環境治理等領域,是臺灣地方政治與民主發展的開拓者。其著作等身,政策建言影響深遠,並與英、美、日、德、荷等國學者保持長期學術合作,推動臺灣政治學國際化,被學界尊稱為「二十一世紀臺灣社會科學界的重要里程碑」。
在榮譽講座的專題演講中,趙教授以〈民主政治中反對政治與反對社會的建構〉為題,深入剖析現代民主制度的內在運作。他指出:「民主政治需要強而有力的社會反省,就如同人體需要白血球來對抗病毒。若政黨缺乏自我反省與批判機制,民主體制將陷於脆弱的危機之中。」他以英國柴契爾時期的「人頭稅政策」為例,說明反對政治如何促使政府修正偏離公共利益的政策,展現民主體制自我修復的力量。

趙永茂教授以〈民主政治中反對政治與反對社會的建構〉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深入剖析現代民主制度的內在運作模式。
趙教授強調「一個民主的政黨,應該是要為下一代,而不是為了下一次的選舉。」這句話引起全場深刻共鳴。他指出,真正的民主政治不僅是制度的競爭,更是價值與文化的持續更新;政黨內部應如英國的資深議員「前座議員」(Front Bencher)資淺議員「後座議員」(Back Bencher)制度,既要培育具政策執行力的專業領袖,也要保有能監督、反省的內部力量。唯有如此,民主國家才能在開放與反省之間不斷進化。
他進一步指出,臺灣的民主發展之所以充滿活力,正因為存在「反對政治」與「反對社會」這兩股力量。從媒體、公民團體到專業協會的監督與挑戰,都是推動政治進步的動能。「民主的再生力,不來自執政者的權威,而來自人民的反思與批判。」他呼籲青年學子培養理性思辨與社會責任,將「反對」化為「創造」,讓公民參與成為國家進步的核心力量。

暨大「趙永茂榮譽講座教授頒授典禮暨專題演講」,到場來賓合影。
隨後,暨大校長武東星教授也在致詞中引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文學獎的名言:「永遠站在雞蛋的那一方」。他指出,在巨大的體制與權力之間,知識人與大學生應該選擇站在公平與正義的一邊,守護社會中的弱勢者。武校長進一步表示:「趙教授提醒我們,民主政治的成熟在於能容納反對的聲音。大學教育的責任,不只是培養服從的專業者,更要培養勇於反省、敢於質疑的公民。」
武校長也鼓勵暨大學生學習英國「後座議員」的精神,主動發聲、理性監督,讓「反對」不再只是對抗,而是推動民主社會「不斷開放、持續反省、向前進步」的力量。
典禮最後,全場以熱烈掌聲向趙教授致敬,感念他對臺灣政治學研究、民主思想與暨大校務發展的長期貢獻。此榮譽講座的頒授,不僅是對趙教授學術成就的致敬,更象徵暨大延續學術傳承與民主教育的使命。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長期以「兼具在地實踐與國際思維的綜合型大學」為願景,致力推動永續發展、民主教育與社會創新。此次榮譽講座的舉辦,再次展現暨大以知識連結社會、以學術啟發時代的堅定承諾。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