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張嘉容演講好評 水面劇–戲劇療癒文學處方箋進行中

2025/10/08 12:30
6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張嘉容《探索生死之間的美麗風景》演講,近九成觀眾好評回饋

水面劇「戲劇療癒文學處方箋」計畫首場講座,開啟關於愛、和解與重生的旅程

2025年10月5日,「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張嘉容受邀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糧倉」館慶系列活動之首場活動,發表主題演講《探索生死之間的美麗風景》,吸引眾多來自照顧者、醫護人員、文化工作者,以及關注戲劇創作與生死議題的大眾參與。

臺灣文學館文學糧倉主任黃蘭燕於開場致詞中表示,非常高興今年的館慶,邀請到張嘉容總監與「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與台灣文學館攜手合作,此次計畫將文學與戲劇的療癒力量結合,正呼應館方「文學正在起作用——博物館處方箋」的策展理念:讓文化資源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可服用的療癒能量。

照片

                      台北文學糧倉主任黃蘭燕開場致詞           


一場以「愛自己 × 戲劇療癒」為名的公共行動

這場講座也是「水面劇 愛自己療癒行動|臺灣戲劇療癒文學處方箋系列」的首場啟動行動。張嘉容於演講中,透過理論脈絡與戲劇實例,系統介紹「水面劇」如何結合戲劇治療、社會處方與公共藝術,發展出可落實於照顧者日常的療癒方法。觀眾不只是被動聆聽,更實際參與多段演出與練習:分組演練情緒狀態、在舞台上集體演繹生活中常見的苦樂片段與解決方案、全體觀眾如「河流」般繞行觀眾席,輪流以肢體獨腳戲演出生活中的開心小事……每個人都在劇場中練習如何愛自己、照顧自己的情緒。。

張嘉容指出,照顧者經常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卻難以坦然表達疲憊與困難。「照顧者要學會認識與接納自己的情緒,而非一味壓抑;要給自己應得的光榮與肯定,而非過度自責。」

照片

張嘉容藝術總監演講,民眾專注聆聽

回應照顧困境:讓藝術進入政策與生活的縫隙

演講中,張嘉容同時分享其作品《翩翩》、《生命之河》、《生命之河2.0》的創作影像,這些作品獲國藝會共融藝術、文化部新竹生美館社造計畫補助、臺北市社會局與都更處公共藝術委託創作。張嘉容說明如何結合戲劇創作、病主法、安寧照護與生死教育,將照顧者的真實經驗,轉化為有力量的劇場行動。

本次演講同步串聯《病人自主權利法》推廣目標,在演講中透過劇場演出影像,說明「預立醫療決定」的精神與重要性,帶領觀眾理解安寧善終的選擇不僅是醫療決定,更是一種對家人與自己的慈悲。

張嘉容也提到臺北市社會局指導,與臺北市婦女館合作的《這次就愛自己》,如何從女性與家庭角色出發,看見多重腳色中,照顧與情緒管理的實踐方法。

照片

現場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下張嘉容總監教導方法

《探索生死之間的美麗風景》「戲劇療癒文學處方箋」的設計

張嘉容根據本次演講內容與目標,設計了13道「處方箋」題目,開放符合條件的民眾參與,並優先錄取符合條件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人文創新書院、臺北市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資源中心、臺北市婦女館、臺灣文學館文學糧倉等單位的服務對象。

照片

                     張嘉容藝術總監指導聽講民眾上台體驗學習 

📊 九成觀眾滿意回饋:在戲劇中看見自己,在演講中找到力量

本場演講共回收59份手寫問卷,觀眾們寫下了,演講中讓他們印象深刻有收穫的部分:

「允許情緒有出口,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每天對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我值得被讚美。」

「轉化痛苦的樣貌,需要休息、時間、支持、溝通……讓自己接受現有的一切,擁抱往前,每步都是未來的資糧!」

「讓我更清楚了解預立醫療的重要性!」

「與自己、他人、天地及生死和解」

照片

數據顯示:(配圖)

 

照片

🔁 「水面劇」社會處方箋行動持續擴展中

張嘉容說:「水面劇是陪每個人活出自己的活水源頭,不管在水面上或水面下,都要愛自己。」「真正的藝術,不是形式的炫技,而是幫助人看見愛、面對困難、放下執念,重新連結人生的希望與選擇。」張嘉容持續推動演講倡議、戲劇療癒課程與工作坊,《水面劇戲劇療癒文學處方箋》為公益計畫,歡迎大眾支持推動。

贊助水面上與水面下https://forms.gle/PeUTq2naMKStAUxD8

邀請演講、合作劇場演出、課程設計
📘 Facebook|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 Email|labelledormeuse@gmail.comg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