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港風雲文史工作 致力本土教育推廣
[公民記者岡山論壇/屏東報導]日本時期昭和11年的里港南門破棄紀念老照片,開啟了對本土歷史熱衷,由於倡議本土教育組織阿里港文化協會,至今30周年持續發行半年紙本刊物,有58期在里港鄉的歷史、文化、古蹟深入報導,至今仍堅持推展本土教育,透過專書整理里港鄉的沿革與重要家族。

封面圖片上的藍家七兄弟,里港仕紳老照片畫中的背後故事,頗具重要角色的人物,透過12保串起地方的鄉土特色,編織而成里港建城190周年。

吳庚元準備了30年,從蒐集老照片、史料開始,接著20多年來,不定時的拜訪耆老請益,參考文獻,整理堆積如山的文件,到最後找高手校對,一而再再而三的審稿校正,《里港百年風雲–人物、歷史和地方》這本書主要的內容是人物的故事,從1850~1950年出生者中,找出36位里港的風雲人物來撰寫,其中又以里港大厝內藍家為大宗,日本時期里港一共有12保現在的村,試圖從各保中找出有影響力的人物為書寫對象,希望透過此書60張老照片能更瞭解屏北的古城里港的文化底蘊及人文歷史。

遺憾的是只寫了34位,因為獨缺蔡有望(曾任高雄藍寶石大歌廳董事長,他的老家就是里港農會超市正對面的蔡家古厝,因為他的資料闕如,尋遍他的各地親戚,都不得要領,只好放棄。

三十年來踏遍里港每一寸土地,做田野調查、蒐集資料、尋找文獻、訪問耆老、老照片翻拍、分類整理---花的時間、金錢難以估計,日以繼夜寫了半年,新書發表配合里港鄉立圖書館特展,吸引各界愛好文史、文化研究、鄉土人物、鄉野傳奇的朋友蒞臨交流,讓大家認識屏東縣里港鄉。

2024年里港鄉立圖書館五樓演講廳開啟知識成長,透過吳庚元老師30年的整理,預告新書《里港百年風雲–人物、歷史和地方》將出版,開始期待更認識地名的由來再到老照片說故事,政治人物從光復前到光復後的歷任鄉長,在個人的筆記本開啟了里港歷史紀錄,藉由現場聆聽紀錄深怕遺漏,精彩的演講時間浮現許多精彩花絮,這是難得養分滋潤我,能在里港鄉公所服務期間,也為了未來需要努力,期待交通建設帶來更多可行性發展。

感謝在地學校重視本土文化推廣,阿里港文化協會在30年來的努力不懈,期待更多人物誌在新書中活現,串起這個有文化歷史的阿里港,多元且豐富的紀錄。
#國立屏東大學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