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毒雙管齊下?科學家發現新「藥物熱點」,有望精準打擊頑疾!
在對抗癌症與病毒感染的戰場上,藥物開發面臨著一個老問題:有效抑制壞蛋,卻常常傷到好人。但德國康斯坦茲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為這場艱苦戰役帶來了希望,他們發現了一個潛在的新靶點,有望讓未來藥物精準攻擊、不再波及無辜。

這項研究發現了什麼?
研究團隊聚焦在一種名為 N-肉豆蔻酰轉移酶(NMT) 的酵素。這個酵素很忙,它會修飾許多細胞內蛋白質,幫助它們「上工」。不過,許多癌細胞和病毒也很依賴這項酵素來維持惡性生長或複製,因此 NMT 被視為藥物開發的熱門目標。
但問題來了:傳統的 NMT 抑制劑,會直接癱瘓這個酵素的「活性中心」,導致整個細胞功能大亂,副作用大爆表。
這次,研究團隊另闢蹊徑。他們發現 NMT 其實會和一種叫做 NAC(nascent 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 的調控蛋白互動。而這個互動點,就像是一個「抓手」,負責協助 NMT 鎖定特定目標蛋白質。這個「抓手」不在活性中心,因此被視為潛在的藥物新靶點。
精準治療的新曙光
這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未來的藥物能阻斷這個 NAC 和 NMT 的「握手」,就能選擇性地干擾某些細胞內路徑——例如癌細胞或病毒特別依賴的那些——而不會全面癱瘓正常細胞的功能。這種策略,學術上叫做 allosteric inhibition(變構抑制),是現代藥物設計的熱門趨勢:避開酵素的主戰場,改打側門,打得準、傷得輕。
NMT 不只跟癌症有關,還是許多病毒(像是 HIV、黃病毒、冠狀病毒)在人體內複製所需的關鍵因子。因此,針對這個新抓手的藥物,有可能同時具備抗癌與抗病毒的雙重潛力,成為未來的多功能利器。目前這項發現仍處於基礎研究階段,離真正變成藥品還有一段路。但這個新靶點的發現,為科學家開啟了一扇門:只要能設計出能精準卡住這個「抓手」的小分子抑制劑,就有機會開發出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專一的抗癌與抗病毒藥物。
科學小知識:什麼是 NMT?
NMT 是一種酵素,專門在蛋白質的一端加上一個叫「肉豆蔻酸」的脂肪分子,這個動作像是給蛋白質穿上一件制服,好讓它們被正確引導到細胞內的某個位置去工作。許多病毒和癌細胞會「劫用」這個系統來幫助自己複製或生長,因此成為藥物攻擊的目標。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