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一年35萬人死於心臟病,兇手可能藏在你用的保鮮盒裡

2025/07/07 16:40
2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你每天接觸到的塑膠,可能正在默默侵蝕你的心血管健康。最新研究指出,一種廣泛使用在塑膠製品中的化學物質 DEHP(鄰苯二甲酸酯的一種),在2018年可能導致全球多達 35萬6千人死於心臟病。

照片

這不是聳動的陰謀論,而是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NYU Langone Health)的科學分析,研究團隊結合全球生物監測數據與死因統計,估算出與DEHP接觸相關的心血管死亡風險。這項研究近日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引發全球公共衛生界的關注。

毒從哪裡來?答案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塑膠製品

DEHP 是一種「塑化劑」,用途極為廣泛:它能讓塑膠更柔韌,在食品包裝、保鮮膜、飲料瓶、化妝品、醫療導管等產品中都常見其身影。然而,這種化學物質會隨著時間或加熱過程從塑膠中釋出,進入食物或人體,進而累積在體內。

研究指出,DEHP進入人體後會引發慢性發炎,特別是在血管壁,這可能增加動脈硬化、中風與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誰受到的傷害最大?發展中國家成為最大苦主

這項全球性分析特別指出,亞洲與中東地區的死亡人數最為嚴重。其中,印度因DEHP導致的心血管死亡人數估計高達 10萬人以上,中國與印尼則分列第二與第三。

為什麼這些地區特別嚴重?研究團隊指出,這與「塑膠使用量上升」與「環境健康監控不足」有關。隨著這些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塑膠製品普及率高,但相對缺乏化學風險的監管,也讓人民無意中暴露在更高的危險之中。

雖無鐵證,但風險夠高:這不是等法院判決才該行動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研究採用的是「關聯性分析」而非「因果實驗」,也就是說,無法100%證明DEHP一定導致心臟病死亡,但風險關聯已相當明確。在公共衛生的風險管理原則中,這樣的證據已足以促使政策行動與消費者選擇改變。

科學家的呼籲:我們需要更嚴格的管制,和更聰明的消費習慣

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重新評估 DEHP 與其他鄰苯二甲酸酯的合法使用範圍,特別是在食品包裝與醫療器材中的使用。他們也呼籲企業加速轉型,使用安全替代品。

對一般民眾而言,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

  • 避免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尤其是微波爐)
  • 使用玻璃、不鏽鋼、陶瓷容器替代塑膠
  • 選擇標示無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free)的產品
  • 避免使用成分含有「fragrance / 香精」的保養品(這常是化學混合物的代稱)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