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與礙同行」走進嘉蘭 陪走志工遍全台、感動回響再現
臺東南迴的早晨在陽光與山風吹拂下,183位來自全台的民眾齊聚臺東金峰鄉嘉蘭村,參加由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與礙同行 健康齊步走」健走活動。
活動路線圍繞嘉蘭部落文化牆、拉灣橋與嘉蘭溫泉公園,融合健走體驗與在地文化,展現共融與尊重差異的精神。金峰鄉鄉長蔣爭光也特別蒞臨現場,親自為參加者加油打氣,並表示這樣具包容性的活動,不僅推廣健康生活,更促進社區融合與身心障礙者的社會參與,意義深遠。
「與礙同行 健康齊步走」活動自舉辦以來已邁入第三屆,每一年皆選擇不同的部落作為主軸路線,從大武、太麻里到今年的嘉蘭,期待讓來自各地的陪走志工不僅陪伴身障朋友同行,更能藉由腳步走進南迴,深入認識原鄉的文化底蘊與自然風光。












身障青年與陪走志工攜手同行 場面溫馨動人
身心障礙青年穿著排灣圖紋的黃色T恤,與來自各地的陪走志工一同健走。沿途不時出現互相攙扶、彼此加油的感人場景。活動尾聲,所有人頭戴親手製作的排灣族頭花,隨音樂舞動,感受部落獨有的迎賓文化,也象徵著跨越障礙、彼此擁抱的力量。
陪走者橫跨全台 老朋友年年回來見證成長
本屆陪走志工陣容溫暖而多元,除臺東本地的社區團體與居民自發參與外,也有許多自北中南遠道而來的家庭與民眾。部分參與者長年支持白永恩基金會,有的是固定捐款人,有的是企業CSR代表,他們自費參加,只為親眼見證身障青年的成長與蛻變。
「很好玩,每次參加都沒有聽見這群孩子在抱怨,很熱很累但他們都走的看開心,三年看見他們的改變很多…」住在大武鄉阿佑的媽媽,已連續三年參加陪走志工,「我不常參加活動,但是白永恩健走我一定要來」。
執行長談重建與希望:這不只是行走,更是一種回應
白永恩神父基金會執行長鍾榕榕表示:「我們在南迴四鄉服務已逾十年,從障礙者學習走出家門、自立生活,到如今能與全台朋友並肩前行,這是行動力的展現,也是一場文化理解的實踐。」
鍾榕榕進一步指出,嘉蘭村曾遭莫拉克風災重創,如今歷經多年重建,重新迎接來訪者,不僅展現自然環境的恢復力,更是居民生命重建的見證。「這場健走,象徵著對土地的關懷、對人的接納,與對未來的一種正向回應。」
在地力量全面出動 企業與學界投入共好實踐
本次活動獲得臺東縣政府社會處、金峰鄉公所、鄉民代表會、嘉蘭國小及聖母醫院嘉蘭健康活力站的大力協助,展現公私協力的地方實踐力。部落內多家業者亦熱情參與支持,包括嘉蘭村卜拉米農坊、趴趴GO民宿、太麻里狀元樓旅店、夫魯克民宿、麻茶屋民宿、角舒奴民宿等,主動提供在地接待、特色餐食與住宿優惠,讓外縣市來賓深度體驗原鄉的溫暖與好客。
來自企業與學界的長期支持更成為活動穩定推展的重要力量。智邦公益館動員智邦科技員工與家屬自新竹南下參與,展現企業對身障平權與偏鄉共好的實質行動。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崔琳教授則連續三年率領學生團隊投入,透過USR行動學習,實地參與健走活動、深入部落交流,協助探討南迴地區文化觀光的永續發展路徑。
此外,活動也吸引來自台北、桃園、新竹、彰化、高雄、宜蘭等地的民眾熱情響應,特別是來自桃園且長年協助臺東公益文宣與廣告設計的游景龍先生,帶著妻女一同南下參與,用行動支持基金會與部落共融的推動。這些遠道而來的參與者,透過健走與互動真切感受到南迴部落的熱情與韌性,也為「與礙同行」活動注入一股跨地域、跨界別的共好能量。
公益行動持續進行 邀您加入支持的行列
白永恩神父基金會長期深耕南迴四鄉(太麻里鄉、金峰鄉、達仁鄉、大武鄉),陪伴身障青年自立生活、融入社區、創造工作與參與的機會。這樣的轉變,來自社會各界的陪伴與資源支持。這份服務需要持續不間斷的經費支持,邀請社會大眾捐款支持,為原鄉共好與障礙者未來添一份力量。歡迎線上捐款 https://www.beunen.org.tw/,或搜尋「白永恩神父基金會」。
為原鄉未來邁步 讓理解不只停留於言語
每一步健走,都是一場對彼此的理解與對原鄉土地的致敬。透過跨越障礙、族群與地域的同行之旅,本屆活動不僅凝聚更多社會參與,也為偏鄉永續與身障者自立生活打造更厚實的社會基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