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再生醫療時代來臨:從細胞療法到制度上路,台灣正式啟動創新醫療新篇章

2025/05/26 11:05
10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你能想像未來的治病方式,是用自己的細胞來修復身體嗎?這不是科幻,而是「再生細胞療法」的真實應用。隨著立法院已通過《再生醫療法》,台灣正式邁入再生醫療時代。衛福部近日也接連公布兩項重要草案:《再生醫療細胞操作管理辦法》與《再生醫療細胞保存庫設置許可管理辦法》,成為推動制度上路的最後一哩路。

照片

什麼是再生細胞療法?

再生細胞療法是利用人體自身或他人捐贈的細胞來治療疾病,特別針對傳統治療效果有限的退化性疾病、重大創傷、癌症甚至罕見病,帶來全新希望。例如:

  • 利用幹細胞修復關節軟骨或脊髓損傷
  • 使用免疫細胞強化體內抗癌能力(如CAR-T療法)

這類療法具有高度客製化與潛在根本治癒的可能性,但也因涉及活細胞操作與儲存,需有嚴格的品質與倫理管理制度。

兩大草案啟動監管機制:品質、安全、透明並重

為配合《再生醫療法》的正式施行,衛福部於2025年5月6日公告兩項重要配套草案,預告期為60天,預計將於今年內完成法規建置,正式上路。

一、《再生醫療細胞操作管理辦法》草案重點

  • 規範對象:包括醫療機構與再生醫療生技公司。
  • 申請與許可:必須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操作許可,通過「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實地查核。
  • 效期與展延:許可證有效期3年,可展延,每次延展亦為3年。
  • 目的:確保細胞從處理到應用的每一環節都符合安全與品質標準。

二、《再生醫療細胞保存庫設置許可管理辦法》草案重點

  • 申請資格:僅限已取得細胞操作許可的機構申請設置保存庫。
  • 用途:細胞保存庫將用於醫療技術執行、研發與學術研究。
  • GTP標準:保存庫設施必須符合GTP規範,保障細胞品質。
  • 收費與回饋:草案明定儲存收費方式與退費機制,並建立商業回饋制度。
     
    • 若細胞商業化應用後產生利益,須回饋捐贈者或不特定公眾,避免「販賣細胞」疑慮。
    • 保存庫必須每年揭露商業利益資訊,確保公開透明。

台灣再生醫療雙法全力推進中

目前台灣推動再生醫療的雙軌制度為:

  • 《再生醫療法》:由衛福部醫事司負責,專注於細胞來源、操作與應用。
  • 《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由食藥署主管,針對細胞製劑產品之研發、審查與上市。

截至2025年5月,兩法已分別公布多項子法(再生醫療法9項、製劑條例5項),包括審議會運作、廣告規範、不良反應通報等,衛福部表示目標是在今年內完成所有子法公告,讓再生醫療制度全面上路。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