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走讀

2025/05/15 20:02
3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走讀

 古東漢僧人一粒沙行經安海北,所在附近為畬族祭拜「閩越無諸」的「越王廟」。夜間臨渴欲飲而遍尋無水,念誦觀音菩薩佛號,懇求護持,終尋得一井,井中浮現一棵樟木,寬高數丈發出祥光。一粒沙認此為觀音菩薩顯靈,於是伐此木雕為千手觀音,建立草庵供奉。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善信募集銀錢,建造廟宇,當時信眾居士以曾有天竺高僧居此,故稱「天竺寺」。文聖朱熹在此講學時,以觀音普現人間,故將大殿取名為「普現殿」,後因為地處安海鎮龍山之麓,才改名為龍山寺

   因為此廟香火鼎盛,成為泉州三邑的共通信仰,逐漸分靈外地,故本廟又稱「龍山祖庭」。晉江龍山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是一座著名的佛教觀音寺,主奉觀音菩薩,已有千年歷史。其中一幅「通身手眼」是為明朝書法家張瑞圖所提,也有弘一法師等大師墨寶。

   泉州人從明朝末年起,即大量移民臺灣,明鄭永曆七年(1653年),安海龍山寺的肇善禪師即在臺灣中部鹿港創建龍山寺,寺中建材多來自晉江,寺中石獅子則由晉江師傅所雕刻,而大殿中的「通身手眼」匾額則是複製安海龍山寺。清初因隔台遷海令,致使寺廟破敗,建築群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靖海侯施琅、施琅之侄施韜等重修。

   由於泉州為華人僑鄉,許多移民至海外之後為求平安,都會回龍山寺分靈,或邀請龍山寺僧人一同前往,於僑居地興建新寺廟,據估計共分靈出四百多間大小寺廟,而許多仍以龍山寺為名,有些則改名為觀音寺、竹林寺或其他名稱,不論是晉江的本寺或海外諸多分靈寺廟,在戰亂中都常傳出神蹟,也造就了各地龍山寺的香火鼎盛。

   臺灣一地,就分靈建有許多著名的龍山寺,如台北艋舺龍山寺淡水龍山寺林口龍山寺(今林口竹林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等。不論是祖庭本寺或海外諸多分靈寺廟,在戰爭瘟疫中都常傳出神蹟,也造就了各地龍山寺的香火鼎盛。

   2025年春末造訪泉州城邑,來到晉江南安古地界,進入安海龍山寺,請寺方師兄導覽主殿,並近觀賞千手觀音及其他史蹟古物,令台灣來的研究團員們,倍感親切也感動不已。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