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曖內含光——在幽微光芒中綻放的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家—陳香伶》
曖曖內含光——在幽微光芒中綻放的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家—陳香伶》

記者林博洲、林昕瑩/台北報導
走進陳香伶的畫作,彷彿走進了一場靜謐而深邃的生命旅程。來自台南的她,自幼展現過人的藝術天分,高中時以全國第一名的佳績保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並在校內外各大美術競賽中屢屢獲獎。後赴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攻讀美術碩士,學成返台後,深耕家鄉台南,投入教學與創作,現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及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副教授。
數十年來,陳香伶始終以油畫為主要創作媒材,專注於寫實細膩的筆觸,細細描摹生活中蘊含的情感與故事。她曾在國立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臺灣藝術教育館,以及各地文化中心、美術館舉辦個展,也將作品帶往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印尼乃至義大利威尼斯,讓世界看見臺灣女性藝術家堅韌且溫柔的力量。她的畫作,除了被無數私人藏家珍藏,更是國父紀念館、國美館、南美館、奇美博物館等重要藝文機構的典藏之寶。
以畫筆作繡針,陳香伶用心靈刺繡出生命的光影。她不僅是優秀的藝術家,更是溫暖的教育者,長年於校園播下藝術的種子,影響無數學子走上創作之路。兩年前,因卓越成就獲聘為台灣美術院院士。今年,她帶著作品與院士夥伴遠赴法國巴黎大皇宮,參與享譽國際的「Art Capital 巴黎首都藝術展」,將台灣的光芒在國際舞台上溫柔綻放。
近日,陳香伶在國立中正紀念堂「維度綻放」2025年度大展中展出代表作《烈愛》。她以一襲鮮紅的清朝蟒袍為靈感,探討婚姻對女性的意義。畫中嫁衣艷紅如火,金色紋樣寓意祝福與期盼,隱隱訴說著女性在愛情與婚姻間的矛盾與掙扎——那既熾熱又脆弱的心意,是燃燒?是奉獻?還是自我成就?
她以精緻細膩的筆觸,細細描繪清朝古衣的絲光絢麗。每一筆似縫每一針,繡出的不只是衣物的華美,更是女性靈魂深處的柔韌與堅持。畫布上曖曖含光的絲綢,如同女性生命中微光閃爍的勇氣。那是經歷生離死別、甜蜜與苦難後,從幽暗中綻放出來的生命光芒。
陳香伶深信,每一幅畫都是一段人生的記錄,也是一次靈魂的低語。她藉由古典寫實的技法,訴說著身處男性主導社會中,女性自覺與覺醒的歷程。清朝滿繡大襟衫和馬面裙上的繁複圖騰,承載了無數祝願與愛意,即使歷經歲月風霜,仍保有那份細膩的美麗,就像歷代女性默默編織出自己的生命篇章。
從細膩的筆觸裡,我們感受到陳香伶以畫筆撫觸過的生命溫度——既溫柔又堅定。她以藝術觀照自我,也以藝術回應時代,將女性生命的重量,悄悄繡進每一幅作品裡。

本次展覽自4月12日至5月6日於國立中正紀念堂展場溫暖展出,誠摯邀請每一位愛好藝術、熱愛生命的朋友,一同走進陳香伶細膩而深情的藝術世界,感受那份在光影交織中悄然綻放的生命之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