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案件受刑人,透過親職課程找回好好生活的動力
照片

多年來投入監獄輔導工作的戒毒講師-林芯瑩,同時也是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執行長,她遇過無數受刑人,但提起阿軒,仍不禁感嘆:「這是難得的緣分。」林芯瑩回憶起,在課程中,阿軒不僅積極參與、認真回饋,課後還主動加倍完成作業,甚至寫信報告自己的學習進度,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
阿軒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誠實」。在作業中,他毫不掩飾自己的過錯,勇於剖析犯罪歷程與內心轉變,這在受刑人中極為罕見。
阿軒的人生跌宕起伏,他的父親吸毒酗酒、家暴妻兒,後來父親過世、母親沉迷賭博,他和哥哥只能自力更生,從小懷抱的田徑夢也就此破碎。國中起便在夜市打工養家,白天在學校無力學習,逐漸脫離正常生活軌道。
第一次吸毒入獄,阿軒決定努力重新開始,出獄後繼續跑步運動、工作、參加馬拉松,一度重拾穩定生活。但隨著金錢與酒肉朋友的誘惑,他再次誤入歧途,這次被捕,他被判刑13年,他非常後悔,卻也在這段時間開始真正反思。
阿軒坦言,是家人的不離不棄,讓他願意改變。想起上次出獄時母親煮的豬腳麵線、哥哥姐姐的探監與鼓勵,讓他下定決心報名親職課程,主動反思與探討自己的問題,只為出獄後能重新出發。
他說:「最難熬的前3年我已經度過了。現在我每天主動幫主管做事,讓自己是有生產力、有價值的,我也認識了正能量的老師,讓我堅定信念,提前為出獄做準備。」
改變永遠不嫌晚,只要願意面對錯誤、把握每個學習的機會,生命總會迎來轉機,家有毒癮問題,歡迎來電諮詢:05-6625500 / 0921-506599 陳專員。請放心,您的來電內容將全程保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