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死神手中搶救生命 救回分隊夥伴家人
編輯/劉明澈
臺中巿人口數已突破285 萬,幅員遼闊且人口眾多,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人口大量集中於都會區,加上都市迅速地發展,伴隨而來的潛在危險亦日益顯著,各種天然災害、交通事故及意外事件的發生,也造就了臺中市緊急醫療救護案件數的 成長,為了提高災害及意外事故中,緊急傷病患的存活率,到院前的 緊急醫療救護服務(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便也顯得格外地重要,加上近年來民眾對緊急醫療救護服務的品質需求日益提升, 救護案件數又幾乎年年成長。對此,如何有效地避免臺中市緊急醫療 救護資源的浪費,並將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率的分配,進而提升救護品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消防局依內政部消防署「韌性臺灣-強化各類型義消科技化訓練與精進裝備中程計畫」,為強化本市救護義消緊急救護專業知識及技術,進而優化本市到院前緊急救護服務品質,提升救護義消運用能量,將救護義消培訓中級救護技術員,此次烏日分隊近半數隊員也參與計劃,夥伴們三個月來利用下班時間,假日參與訓練,醫院實習,甚至於課後自主訓練,期間遇到清明連假、端午連假也放棄休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利用機會加強訓練。
臺中市義勇消防總隊鳳凰救護大隊烏日分隊在113年4月初,課後正在分隊自主訓練的學員陪同警消出轄區內OHCA的救護,經過這期間的T2紮實訓練,除自信心大增外,也能更完善更流暢的協同警消完成任務,同仁進行CPR和AED電擊,上點滴、給藥,一路壓胸將患者送往醫院急救。
到醫院之後除了患者 ROSC(自發性血液循環之回復),最令人振奮人心的是,患者是分隊也正在受夜間T2班夥伴的家人,夥伴們都超開心能夠成功把自己分隊夥伴家人OHCA救回。之後聽聞夥伴家人在醫院治療兩週之後康復出院,真的是最莫大的鼓勵。
當消防隊員將OHCA患者救回來時,通常影響的不只是個人,同時也是他背後的兩個家庭。透過提升救護義消培訓成中級救護技術員,分隊經常的救護訓練與操作練習,加強對於救護現場狀況的掌握,相信可以提升OHCA患者的存活率,守護市民的安全。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