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跆拳道館:不只教跆拳道,更塑造孩子們的品格
文青跆拳道館:不只教跆拳道,更塑造孩子們的品格
在一間專注於孩童跆拳道教育的道館裡,孩子們揮汗練習、磨練毅力,學的不僅僅是跆拳道,更是克服困難與挑戰的勇氣。位於龜山的文青跆拳道館,自2019年成立以來,憑藉著堅定的教育理念和優異的表現,逐漸成為地方上小有名氣的育才搖籃。
然而,這一路上並非平坦,曾經的疫情和資源不足,讓這間道館幾乎走入無法支撐的困境。如今,透過創新的教學方式與堅持初心,不僅讓他們突破了瓶頸,更為未來寫下了新的篇章。
(文青跆拳道館/何沁瑜 拍攝)
(陳貞伶教練形象照/陳貞伶提供)
從助教到教練:一段勇氣與堅持的起步
文青跆拳道館的駐館教練陳貞伶,從一開始在丹鳳跆拳道館擔任助教,她輔助教學、熟悉跆拳道館的基本運作。有一天,她的啟蒙教練,鄧登凱教練向她提出了新的挑戰:「林口有一個地方,還沒有人在那裏開道館,位置很不錯,要不要試試看?」鄧教練帶她一起去看了現場,並在過程中不斷鼓勵她。儘管心中充滿了疑慮與不安,但在教練的支持與鼓勵下,她最終鼓起了勇氣決定接受這份挑戰,開啟了成立一間屬於自己的道館的旅程。一開始,道館的選址在文青路的一處二樓小空間,選好了位置後,她開始親自規畫到館的佈置。每一個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從鏡子的擺放、壁貼的設計,到立波墊的顏色,都充滿了她對道館風格的獨特見解。在道館的一切準備就緒後,她推出了三天的免費體驗課程,並於2019年9月1日正式開課,標誌著文青跆拳道館的誕生。
(道館裝潢佈置過程/截取自文青跆拳道館FB粉絲團)
認識跆拳道,培養自信與勇氣
陳貞伶的開館初衷,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跆拳道,並鼓勵更多孩子學習這項運動。跆拳道不僅是一項才藝,更是運動競技的項目。除此之外,她也希望透過跆拳道,教導孩子們如何保護自己,遠離校園霸凌。她的教學宗旨:「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感到快樂,並愛上這項運動!」在教學的過程中,她希望孩子們能夠開心學習,並愛上跆拳道。跆拳道的進步或許緩慢,踢得不夠好也無妨,但最重要的是品行的養成。跆拳道不僅是是技術的掌握,更是"道"的修行。陳貞伶教練對道館每位孩子的品行與禮貌有嚴格的要求,她認為無論成績多麼的優異,品行不端正的選手也無法達到真正的成功。
(學員上課前”宣誓”過程/截取自文青跆拳道FB粉絲團)
逆境中的堅持:疫情的挑戰與轉機
開館才半年,但命運卻給了陳貞伶一個大考驗 ─ 新冠疫情來襲。那時道館正逐漸步入正軌,卻因疫情爆發,學員上課需要戴口罩,訓練過程中既喘又累,學習氛圍也大受影響。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傳染,選擇暫停孩子的團體課程。最艱難的時候,甚至只有一位學生來上課,道館被迫宣布停課,並轉為線上授課。但儘管如此,房租依然需要繳交,經濟壓力極大。於是,陳貞伶開設了線上課程,雖然收入不多,但至少能幫助孩子們保持運動習慣,並繼續支持道館的運營。
(線上課程畫面/截取自文青跆拳道館IG粉絲團)
然而,挑戰並未結束。在線上教學的這段期間,陳貞伶遭遇了房東的催促,要求她在月底前搬走。面對突如其來的困境,她必須在短短幾天內拆除道館的所有設備,同時尋找新的場所。
幸運的是,陳貞伶迅速地找到了新的教室。由於仍然在進行線上課程,她並不急於立刻使用新場地,利用這段時間重新佈置新道館。隨著佈置完成,而疫情也開始逐漸穩定,她很快決定了恢復實體課程。這段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無論面對多麼艱難的挑戰,只有堅持不懈,不斷地想辦法,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希望,並迎來轉機。
特別規劃:節日的陪伴與回憶
文青跆拳道館有一個特別的習慣:節日放假。陳貞伶教練相信,節日並不是只是普通的休假,而是一個和家人團聚的機會:「我覺得節日就是要跟家人在一起,平常忙於工作、上課,到了節日,就好好團聚、過節~」。道館秉持著「節日就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理念,在節日期間停課,讓學員們能和家人好好共度佳節。
此外,道館也善用節日舉辦活動,藉此增強學員們之間的凝聚力,並邀請家長一同參與。例如:中秋節道館烤肉活動,與孩子們一起準備食材,最後與家長們共享烤肉的歡樂時光。還有道館的聖誕節晚會,教練會舉辦闖關活動、聖誕節大餐,以及孩子們最期待的交換禮物。包括萬聖節變裝、新年抽紅包......等等的特別活動,讓孩子、家長們和教練沉浸於節日的歡樂氣氛。陳教練表示:「雖然節日每年都有,但每年參加的人都不一樣,很開心能與孩子們一起創造不同的回憶!」。
(文青跆拳道館聖誕節活動/何沁瑜 拍攝)
五年來的里程碑:陳貞伶教練與文青跆拳道館的成長故事
文青跆拳道館在創立以來的短短幾年間,便在多項賽事中拿下優異成績,累積了許多團體獎項,涵蓋新北菁英盃、新北城市盃、全國陶瓷盃等全國性比賽,榮獲團體冠軍、亞軍、殿軍等佳績。這些榮耀背後,是學員們與教練共同的努力與堅持。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陳貞伶教練第二次帶領文青小將們參賽時,便拿下了團體冠軍,這也是文青道館的第一個大獎。陳貞伶教練表示:「還記得那時候比賽結束準備離開,還聽到其他的家長說,文青道館是哪裡的啊?很強欸!」這次的成功,不僅讓孩子們獲得信心,也讓文青跆拳道館在當地打響了名號。
(文青跆拳道館參加110年全國陶瓷盃跆拳道錦標賽/截取自文青跆拳道館FB粉絲團)
然而,成功的背後是無數次的努力和堅持。作為第一次經營道館的教練,才真正體會到,經營一間跆拳道館不僅是教學那麼簡單。從招生、宣傳、舉辦活動、帶領比賽,道與家長溝通,每一項都是成長的契機:「五年來,這間道館記錄了我的每一個『第一次』,也讓我深深明白,和孩子相處是一門藝術。找到孩子的個性與需求,調整教學方式,建立彼此的默契,讓每堂課成為彼此成長的過程」。
(文青跆拳道館拍攝宣傳照/陳貞伶提供)
展望未來,陳貞伶教練希望文青跆拳道館不僅是一個學習跆拳道的場所,更是一個孩子們培養品格與建立回憶的地方:「我也想把這些經驗分享給未來想當教練的後輩們,提醒他們:學生的來去是自然的過程,我們能給的,就是在每一段相伴的時間哩,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與陪伴。珍惜每一個學生,堅守教練的初心,這就是對這份職業最大的尊重與熱愛。」
文青跆拳道館成功的背後,離不開陳貞伶教練的努力與付出。家長們對於她的用心都看在眼裡,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許多家長表示:「感謝教練跟助教的用心,小孩回家都很開心!」還有家長說:「教練真心疼愛這些孩子,溫清道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正是這樣的用心陪伴,讓道館不僅僅是學習跆拳道的地方,更成為了孩子們另一個溫暖的家。(2590)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