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家扶中心來交流 嘗鮮福呷水餃 對於弱勢中的弱勢很有感

文字-A A +A

    本周有三位蒙古家扶中心的社工來到南台中家扶中心,彼此分享兩地實務工作的特色與看見,也至幸福小舖了解「福呷水餃」的成立初衷與製程,對於包水餃躍躍欲試。回顧此趟旅程,蒙古社工印象最深是知道南台中的服務對象中有一群孩子是弱勢中的弱勢,學習成就低落、家庭關係紊亂、就業處處碰壁,這跟蒙古的個案樣貌大不相同,直呼這種的輔導難度太高了。

嘗鮮福呷水餃一口接一口

    給魚吃不如教於釣魚,家扶希望培養扶助家長有一技之長,蒙古家扶的家長之前有用手工車縫蒙古包鑰匙圈,目前計畫開設縫紉班,南台中家扶的家長則是手工生產「福呷水餃」。南台中家扶中心督導劉英宏帶著蒙古家扶社工到幸福小舖認識福呷水餃,她們覺得福呷水餃的外型白白胖胖好可愛,興奮地想試試看自己包,試幾次之後才知道真是不簡單,對於福呷水餃的味道直說好吃,因為蒙古的餃子內餡多只有肉,不像台灣水餃裡面除了包肉還有混和高麗菜、韭菜、玉米、或是剝皮辣椒等組合,有更多元的味蕾享受。

兩地服務對象樣貌有差異

    蒙古距離台灣有三千公里遠,土地面積大約是台灣的四十四倍大,但是經濟相對落後許多,許多人民收入無法滿足日常基本生活。蒙古家扶社工表示,蒙古人口少,政府獎勵生育,每戶至少都三或四個孩子以上,然而大環境就業不穩定,物價飛漲,處處可見家中人口多但收入少的窘境,蒙古家扶的服務案量達三千多戶。

    南台中家扶的服務區域侷限在舊台中市八個行政區,貧富差距明顯,儘管都會區資源豐富多元,但家境貧困者不在少數,目前扶助戶數逾千戶,有一千八百多位孩子。外界誘惑多伴隨親子關係緊張,情緒管理失衡,導致有許多孩子遭受不當對待,包括家暴、性侵等,目前大約服務近兩百位這樣的孩子,與蒙古的樣貌不太一樣。

青少年據點因應需求而生

    南台中家扶在現有的服務樣貌中,發現有大約100位的孩子是弱勢中的弱勢,特別提出來與蒙古家扶社工分享。這些青少年身處貧困的家庭中,除了擔憂經濟,還要煩惱課業低成就、對未來迷惘、情緒管理議題、遭受校園霸凌等困擾,為了接住這些有多元需求的孩子,因此成立青少年據點,用專責社工人力陪伴,透過他們感興趣的課程來一步步接近這些在懸崖邊的孩子,進而幫他們解決困擾與儲備能力。

    蒙古社工表示,服務弱勢中的弱勢,會需要很多人力跟資源去幫忙,在蒙古的青少年目前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容易叛逆起衝突,沉迷手機,覺得不被了解,他們也正在關注並討論可以怎麼去協助。

哪裏有需要家扶就在那裏

    蒙古家扶中心是家扶基金會第一個海外據點(2004年成立,至今20年),南台中家扶中心是家扶基金會在台灣的第一個服務據點(1964年成立,至今60年),此次的到訪交流深具意義。蒙古家扶社工表示,這是她們第一次來到台灣,經過幾天的交流之後有很多收穫,雖然彼此在不同地方,但愛護孩子長大的心意是一樣的。

    南台中家扶中心主委梁俊仁表示,哪裏有需要,家扶就在那裏,不分地域,家扶夥伴總是把助人放在第一位,歡迎民眾以行動挹注認養青少年據點,據點認養人需求目標85名,目前僅有一名認養人,需要更多人一起支持,接住不被愛的孩子。(完)

 

★認養青少年據點 https://www.ccf.org.tw/adopt/rDdY4ea/detail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0.06.30

台中市家扶中心

加入時間: 2010.06.30
254則報導
9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蒙古家扶中心來交流 嘗鮮福呷水餃 對於弱勢中的弱勢很有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741篇報導,共12,8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741篇報導

12,8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