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壯圍鄉新社社區 中秋節前復刻農村「化冬」習俗

嵌入:
文字-A A +A

化冬 就是因為我們這個
鄉下的廟
廟是我們信仰中心
其實那時
農村大家也經濟都不好
不好的時候
你說要說撿錢給這個廟祝
來這生活給他請實在
有困難
就是照這個季節
六月份稻子掛起來穀子曬乾
這個
廟祝就是
米籮擔子
拿一個餅
餅分一點沒有多少價值啦
端出來的時候
我們大家農村的人都說
今天就是廟祝整年都在替我們顧這個

我們一點要有一個(照顧)生活
大家稻子都分一點給他
多戶給他量就夠多
他現在帶去土礱間(碾米廠)換錢
對他們來說
講一個比較實在的 讓他生活整年就對了
用這個方法
後來就是經濟比較好
這六十年來有的經濟比較好
講起來穀子也沒有漲價啊
東西都漲價
來化冬
工錢都不夠 (不夠)
這個文化就消失了
沒人要化冬就沒有了
不是(其他原因)沒了


這化冬這個文化
在六十歲以上的人
才會記得說有這個化冬這件事情喔
六十歲以下的人
很多人問他說化冬
大家都問說什麼叫做化冬
我們怎麼沒有印象什麼叫做化冬
所以呢
我們這林老師啊有沒有
文魁老師
他就是說 叫我先生說
不然你寫一齣 我們寫一齣化冬
來讓失傳很久的我們再把他找回來這樣
因為我們要做這齣化冬
我們叫做千歲劇團啦
年紀都很大了
所以說
他如果說化冬
他們大家一定都知道
所以說我們就用化冬
失傳很久了
我們又把他找回來
要讓大家回想說
當年我們當小孩的時候
如果看到化冬來
真的不得了
我們剛剛做的
真的就是事實就是這樣


好謝謝謝
謝謝廟公
(你是在地人嗎)
對 我在地人
(那你小時候有看過化冬)
有 就拿餅去我家啊
我們就裝稻子給他
我媽媽就會裝稻子給他這樣
就是這樣
(你當小孩差不多幾歲)
好像十多歲那時候
(那時候會很想拿那個餅來吃嗎)
會啊 那時候都沒有東西吃
沒有東西吃
經濟不好啊
所以有餅來都很高興
(餅乾)換稻子 很高興這樣
(演這個戲練習多久了)
練習喔
我們開始到現在
差不多半年左右嘛
半年左右
老師都很用心在教我們
因為我們這邊大家年紀都很大
感覺很好玩 來這邊很好玩這樣
很快樂啦
(這劇聽說是你編的對不對)
是是是我編的
(差不多花多少時間去編這個劇)
可能要三天
因為我們不是很真專業
我就是把
以前做小孩的這個化冬的過程
完全慢慢地去想
慢慢地去(整理)
(回想)來到以前那個情景
給他一齣一齣
從頭到尾編做一個戲劇這樣
(這三天你有一直在回想以前這個)
哦 當然完全是在那個情境裡面這樣
(這個記憶在腦海中多久沒有出現了)
差不多六十年以上
(所以這個機會剛好讓你回想這樣) 是
其實化冬那個應該是
最興盛的時候
就是我們這個年代
我七十五歲了
剛好在六十年前
到十年後這樣 這個時候
你現在六十歲的人
他要四五歲 五六歲才會懂事
所以說現在六十歲的人完全幾乎沒有接觸到
我演廟公
(廟公的工作是什麼)
廟公就是拿餅去換穀子
廟的經費
以前就是拿我們的餅
他拿回去裝穀子來換餅
以前很早的文化
(那你小時候有遇過嗎)
有 我很小的時候
最高興的就是化冬啦
人來我們去拿餅
阿母啊
餅來了
就不知道說那個拿餅媽媽拿穀子(換)
拿我們的穀子去跟他換的啦
我們就小孩就是
六十年代
就是都沒有東西吃
小孩就是用餅換穀子
小孩就開心說有餅可以吃
我們就很開心
不知道說阿母講
傻孩子你拿那個餅
人家拿餅給你我就要裝穀去換
(你還記得當時餅是吃什麼餅嗎)
就圓圓那個
膨光餅
圓圓那個
中間一個洞那個
很像現在在收涎那種
膨光餅沒有
圓圓的啦
(那你還記得當時吃那個餅的滋味是什麼)
好懷念啦
那個古早味 
真懷念啦
是我們老師很用心
把這個文化找出來
來表演
叫我們做這齣戲
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來表演這些
是比較沒那麼簡單啦
(演這戲會很難嗎)
不會
演久了很有趣
老人家都很有趣
(想法說想要做這個題目)
(要這樣演出)
這就是這個
社區的營造裡面
你就要精進來做
我不是只做這項
我們以後還會很多這個文化
過去傳承的文化忘記了
我們都會去做出來
像我們這裡現在
這個化冬做完
我們還有後面的計劃還有很多
各位觀眾朋友
新社社區
有意思歌仔戲班
我們將失傳消失的文化
已經遺失一甲子的化冬
把他找回來
來做這齣戲
我們大家共同來懷念我們的過去
以前生活的情形
不知道你們的感想這樣有好不好啊

甘溫啦
我們參加演出的人員有二十個
年紀超過一千五百歲
這樣子有多嗎
有喔
我們正年輕耶
我們用心自己編排啊
可以跟大家
帶給你們大家共同歡喜
也非常感謝大家
我們的節目
到這裡結束
下一次
再相會
敬禮
謝謝大家
多謝大家
感謝感謝
再相會

 

 

延伸閱讀  宜蘭縣壯圍鄉新社社區發展協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7

加入時間: 2014.03.11

dov

加入時間: 2014.03.11
552則報導
516則影音
14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4:09

走出教室 認識家鄉水環境

2024-08-18
瀏覽:
6,592
推:
60
回應:
0
3:15

羅東社大新學期課程 因為有愛跨越障礙

2024-08-12
瀏覽:
3,874
推:
9
回應:
0
3:00

颱風凱米來襲 宜蘭友善小農趕緊收割

2024-07-23
瀏覽:
17,267
推:
6
回應:
1
7:57

完整的啤酒文化園區 真的該切割後開發嗎?

2024-07-19
瀏覽:
3,412
推:
7
回應:
0
6:10

台北心中山巷弄74個店家被檢舉 面臨困境

2024-07-12
瀏覽:
8,133
推:
38
回應:
5
6:37

猴硐礦工文史館 不要說再見

2024-07-12
瀏覽:
8,311
推:
13
回應:
0
5:32

不義遺址 應該受到大眾重視

2024-07-03
瀏覽:
11,292
推:
46
回應:
0
5:34

台灣唸歌 真趣味

2024-06-14
瀏覽:
16,774
推:
34
回應:
1
3:05

放學之旅 小夢想騎單車來實踐

2024-06-12
瀏覽:
7,429
推:
24
回應:
0
3:49

毋忘六四 台灣舉辦紀念活動

2024-06-04
瀏覽:
5,331
推:
30
回應:
0

宜蘭縣壯圍鄉新社社區 中秋節前復刻農村「化冬」習俗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0,706篇報導,共13,01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0,706篇報導

13,01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