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社大成果發表 成德國中導覽2-1~文史篇

嵌入:
文字-A A +A

 成德國中導覽~文史篇   

        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故事,如果未經挖掘,這些過往將永遠被埋藏。成德國中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成德學院,至於變遷的過程,讓我們來聽聽對文史有深入研究的文彬老師怎麼說~

        南港社大潘文彬老師指出:成德國中在日治時期,是由一個日本的佛教團體將感化教育從西方引進,以財團法人的方式,成立了成德學院,並對青少年進行感化教育。其後日本政府規劃要在每一個府縣設立感化教育機構,於是將其收歸國有,改立為臺灣總督府成德學院,而他們的長官;成德學院所長,其官舍就位於現今修德國小的位置。

        其後,台灣光復,成德學院改為隸屬於臺灣官署(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之後輾轉又變成內政部、衛福部管轄,最後變成(臺灣省立台北)仁愛之家。

        民國57年,南港區劃歸台北市,(臺灣省立台北)仁愛之家搬遷至新店屈尺路,於是此處由臺北巿政府將其規劃為成德國中校區。成德國中籌備初期,是以工務所的名義興建校舍,待校舍完工後才改名為成德國中並進行招生事宜。在當時成德國中的所有校舍都已建置完成,其後只增建了成德運動中心,目前是以委外經營的方式進行營運。

        另外,文彬老師進一步提到,成德學院在日治時期是以佛系的方式對青少年進行感化教育,其後改由臺灣總督府管轄之後,感化教育也因此被轉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造就了許多孤兒,此處曾一度轉型為孤兒院。臺灣光復後,改為臺灣省立台北仁愛之家,主要提供老人收留服務。其後,仁愛之家搬遷至新店,此處在閒置期間,一度被作為墓園之用。民國75年,台北市政府將此地劃分為成德國中、修德國小校地並開始籌建,民國80年成德國中終於創校完成。

南港社大/公民記者/梅子/台北巿南港區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8

加入時間: 2022.09.23

梅子

加入時間: 2022.09.23
15則報導
15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8:53

TRY拍+台北場--TRY拍+向標竿學習!

2023-05-29
瀏覽:
4,165
推:
70
回應:
0
7:27

Try拍+台北場--墓仔埔也敢去

2023-05-24
瀏覽:
4,443
推:
59
回應:
0
9:11

打造宜居城巿--以台北巿南港區為例

2023-05-15
瀏覽:
7,804
推:
30
回應:
0
8:47

身為公民記者,"做"就對了!

2023-03-27
瀏覽:
6,392
推:
52
回應:
0
7:59

就是要快樂玩音樂~ 看OPK樂團玩"樂''

2023-02-17
瀏覽:
9,570
推:
656
回應:
0
6:43

南港社大成果發表 成德國中導覽2-2~生態篇

2023-01-20
瀏覽:
7,811
推:
12
回應:
0
4:26

松山社大--泰國文化面面觀

2022-12-21
瀏覽:
1,777
推:
18
回應:
0

南港社大成果發表 成德國中導覽2-1~文史篇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466篇報導,共12,32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466篇報導

12,32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