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怪手開進淡水河,又見滅村!

2010/10/12 21:46
9,649次瀏覽 ・ 0次分享 ・ 7則留言
PeoPo推 12
檢舉

 

【藍天採訪組/淡水報導】

改善污水、沙洲?

 

 

搶救淡水河

 

 

台北縣政府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假「改善」之名「發展觀光」之實

水利局原計畫鋪設涵管,把原先開放式放流於淡水河的污水,全部引流到出河口外,如今又決定集中排入新建封閉式船塢,將使船塢更惡臭,污染更嚴重!

無所不能的怪手,不但能開進稻田,連淡水河行水區 都阻擋不了它的去路,台北縣政府為了發展觀光經濟,動用1.1億的經費在「淡水」填河造陸,2.5公頃的生物被怪手摧殘,生物村在水泥覆蓋下,滅頂!

淡水捷運站後方本來有一片見證歲月自然形成的沙洲,山光水色,鷺絲覓食,生物棲息,小舟停泊,多麼美麗的景色。

幾年前被台北縣政府運來大石塊堆砌成為一座人工島,如今這座島正在消失中,包括現在看到的這個地方全部都要被填平,因為政府正在填河造陸,以後這樣子的景像將永遠消失,台北縣政府以「污水及沙洲改善」為由,硬生生地把許多生物用水泥給活埋了,自然棲地不見了,儼然是滅村再現,原來政府不但有能力讓怪手開進稻田,更有辦法水裡去!

為了填河造陸,台北縣政府以正本行文給淡水警察分局、淡水鎮公所及淡水區漁會,下令要強行驅離漁船,限令漁民於9月15日前將漁船駛離,方便工程單位填土,至少有50艘漁船受到影響,引起漁民們反彈,水利局不得不召集漁民溝通。

(工程的目的-水利局)

(土方石塊的來源)

漁民控訴這項工程沒做環評就強行開工,台北縣水利局表示,工區佔地2.5公頃可以不必進行環評,漁民卻質疑縣府規避環評,將工程切割分期施工,恐怕未來有更大的後續建設,對此,淡水社大校長張建隆表示,填河造陸破壞生態,不可以因為面積小就不用做環評,針對水利局表示工程經過專家計算過,不會造成淹水問題,張校長認為縣政府的做法太草率了:應該採用水工模擬技術才能評估 。

凡那比颱風登陸台灣,我們在雨勢最大的時間前往工區查看河水水量,當時適逢乾潮,因此水位很低,回顧98年,包括八月莫拉克及十月芭瑪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東北部及東部地區降下超大豪雨,人工島被淹沒河水之中,水退了以後留下許多漂流木及垃圾,直到98年年底才僱工清除,很顯然縣政府刻意忽略人工島淹水的事實。

漁民還指控施工單位的惡行惡狀,不但損毀補蟹的蛇籠漁具,還因施工疏失導致漁船翻覆,施工單位強硬不願賠償。

改善污水?原計畫銜接涵管將污水排放出去,最後定案是排入新建船塢,恐怕導致新船塢污染更嚴重和惡臭,漁民譏笑全是謊言。

水利局執意消滅淡水的「舢板」,漁民只能說無奈?

施工同意書竟然是請不相干的隔壁里簽字。

來淡水欣賞過夕陽的人應該都會為這美景讚歎,美景應該永留存不是只成回憶,我們在水岸遇到幾位淡江大學的男、女同學,他們來自不同縣市,他們聽到填河造陸的消息後,都覺得很惋惜和生氣,相較於漁民的善良,只消極地將漁船在原地停泊,同學們應允回校後把消息傳遞給其他同學,並發動護河聯署,希望這個護河行動也能獲得廣大的民眾支持。

台灣到處都看到政府為建設大肆破壞環境,呼籲強而有力的政府,發展觀光經濟的同時,也要實際體認環境保護的課題,畢竟環保不光要社會團體和民眾去做,自己卻置身事外,難道要讓美麗的寶島成為堅固的水泥島才行嗎?

[參閱地圖時,請選擇衛星或混合地圖]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小尖兵 (未驗證) ・ 2010/10/14 01:38

In reply to by jlarkin (未驗證)

謝謝 jlarkin 的加油 !
我們會繼續努力

路人甲 (未驗證) ・ 2010/10/19 23:39

這個沙洲原本並不存在, 是幾年前(還不到十年)某個颱風後才出現的. 近幾年因上游一直有大量砂石沖刷下來, 所以它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高. 形成之後才有舢舨停在沙洲和公園之間的這個水道裏, 之前舢舨主要停在渡船頭附近. 而這個水道的水則是來自旁邊的一條小溪, 很久以前它就已變成一條臭排水溝了. 只是因為被蓋在中正東路下方所以不易看見.

淡水河在颱風期間, 水位最高時可以漫上公園最低那層(約溜冰場高度). 老街那裡靠河較低的地方則可及膝. 所以那個沙洲其實只要再高個幾公分, 水就淹不到了.

目前這個沙洲據說是要作成碼頭, 讓民眾出捷運站後就可以坐船到台北, 八里和漁人碼頭.

阿輝愛淡水! (未驗證) ・ 2010/10/20 09:33

In reply to by 路人甲 (未驗證)

規劃藍色公路是好事,但是有必要一路沿河案建碼頭嗎?
一個渡船頭就夠了,將所有要搭船的人集中在渡船頭可以集中規畫營造渡船的特色,如果加蓋一個碼頭,在淡水的觀光特色在哪?在一個以觀光區維生的淡水難道只是扮演一個交通轉運點?新的碼頭附近有任何可以創造商機的機會嗎?只有一個過去英商的倉庫古蹟!不要碼頭要看頭,讓我們可以有一個沒有交通船開來開去的河岸線!

藍天採訪組 (未驗證) ・ 2010/10/20 22:56

In reply to by 路人甲 (未驗證)

謝謝二位的意見!

這個 "先" 沙洲正確來說應該算是浮洲,誠如路人甲說的,在某個颱風之後把它 "搞大" 的,也因為如此,證明河沙淤塞是隨時隨地在進行著,也在變化著,這個地方是河道的轉彎處,當把浮洲變成人工島甚至填河造陸之後,它再也起不了變化,未來新的沙洲不知道會從哪裡生出來?然後再把它填滿?生一個填一個?直到淡水河變成淡水湖?
這主意好像也不錯哦?
縣府規畫的第二期客船碼頭將在23日請縣長剪綵啟用,而這個沙洲規畫給漁民做為船塢,再延伸到鎮公所後方(景觀台)河面全要以土方填平做為商店及第三期客船碼頭,水利局怕引起反彈,總是隱瞞事實,不願意以真相溝通,這是最要不得的。
沒了沙洲,看不到退潮後的濕地,那些招潮蟹、彈塗魚、鷺鷥覓食,小舟搖盪的景像,永遠不會再出現了,喜歡這種美景的朋友們,趕快找機會來攝影留存吧!
PS:漁民若能挺住等到新政府上台,新預算下來大概可以撐到明年五月吧?

moriss (未驗證) ・ 2011/06/13 09:12

搞半天原來淡水河整治都是玩假的 汙水不做汙水處理場及下水道 反而集中後再統一排放到淡水河 那些汙水又髒又臭 有誰要去那裏聞臭味??不但環保破功 觀光也一起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