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舞蹈出發 《視探》盼破輪椅族框架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許巧昕、陳子萱 台北報導】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文化平權計畫聯展「自由是__」,展出藝術家江品萱的《視探》。《視探》計畫從身體交流的工作坊出發,延伸出展覽與舞蹈。展出內容講述工作坊中,輪椅族學員的生命故事。展覽也透過VR眼鏡,讓觀眾體驗視野的高低落差,感受輪椅族所看見的世界。

藝術家江品萱表示,此次計畫的發起是因為家中的奶奶坐輪椅,展覽時礙於展品的高度限制,奶奶總是無法看到展品最棒的角度。因此江品萱透過這次的創作,結合VR的視野交換裝置,期望帶給觀眾新「視」界。

《視探》計畫除了靜態展示,也規劃舞蹈表演。表演前,創作團隊辦理身體工作坊,邀請輪椅族學員與舞者進行肢體交流。創作團隊在互動過程中發覺,輪椅族並非總受到輪椅的限制,他們能與站立者做到相同的事情。

舞者鄭媙提及,在工作坊前她曾擔心課程內容是否適合輪椅族學員,「會想說他們是不是不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然而實際進行田野調查與工作坊後,鄭媙發現輪椅族沒有什麼不一樣。舞者高詠婕也提到,在工作坊中,很多時候並非由舞者帶領輪椅族進行活動,而是由輪椅族引領他們。

舞蹈表演〈所視之處〉的創作靈感,是汲取自工作坊中輪椅族學員的生命故事。兩位舞者將肢體與輔具結合,講述雙腿失能後,輪椅族的身體與拐杖進行磨合的心路歷程。舞蹈最後以站立者和輪椅族的共舞,傳達輪椅族的自我認同與生命態度。

藉由本次展覽與舞蹈表演,創作團隊希望撕去輪椅族的標籤。導演潘則安希望,真正的平等不要只是出現在展覽中,而是能被帶出展場。藝術家江品萱則認為:「看著輪椅族朋友的時候,我們應該將他視為我的朋友,而不是他是我輪椅族的朋友。」最後,創作團隊也期盼大眾以理解取代同情,讓輪椅族能從他人眼光的限制中解放,自在地生活。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5.02

政大大學報

加入時間: 2007.05.02
1,618則報導
685則影音
22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5

嘉年華造機會 選手發展重在教育制度

2022-12-28
瀏覽:
5,832
推:
8
回應:
0
3:04

國民法官制度元旦上路 法官攜手人民參與審判

2022-12-16
瀏覽:
5,102
推:
2
回應:
0
2:32

台北市增禁塑類別 飲料業者加緊因應

2022-12-09
瀏覽:
2,973
推:
4
回應:
0
2:41

展覽再現八〇 藝文政治子題盼引省思

2022-12-09
瀏覽:
5,303
推:
0
回應:
0
3:05

傳統融合嘻哈 二結王公廟展新氣象

2022-12-09
瀏覽:
4,469
推:
0
回應:
0
3:57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2022-12-09
瀏覽:
2,815
推:
2
回應:
0
3:25

北市YouBike1.0退場 2.0量能與跨市租還成問題

2022-12-09
瀏覽:
2,287
推:
0
回應:
0
3:22
2:30

國小音樂課引入北管 傳統藝術得存續

2022-11-25
瀏覽:
5,264
推:
184
回應:
0

從舞蹈出發 《視探》盼破輪椅族框架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506篇報導,共12,32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506篇報導

12,32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