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公共?生論壇 揭露醫療商品化

2010/09/28 20:32
1,65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0154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世新大學25、26日舉辦「返景入深林: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公共衛生論壇探討資本主義改造公衛體系,提出醫療社會關係逐漸商品化的趨勢。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陳慈立以台灣公衛改革為議題的運動組織與策略分析,提到公共衛生議題很艱澀,SARS的發生是危機也是轉機,揭露國家健康的假象,SARS事件突顯國家醫療化、商品化、市場化危機。

公共衛生體系注重健康的預防性及公共性,但公衛體系廢功,受到個人主義、市場主義影響,面對公衛文盲現象,解放公衛知識,省思社會結構,重建公衛體系相當重要。

2006年,公衛團隊走進社區,成立社區防疫志工及展演公衛戲劇,透過防疫演習跟社區互動。公衛逐漸擴散到弱勢群體的論述與實踐,例如勞工、原住民。

2007年舉辦報導人才培訓,擴大青年志工的訓練,透過網路、講座、網站傳播議題。

2008年公衛團隊成立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透過電台節目分享實踐過程。

2009年展開領導人才培訓,2010年與企業合作推廣公衛。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高瑋蘋出身阿美族,她以原住民為著力點,從弱勢群體的健康處境出發,揭露公衛體系廢功問題。她說:「漢人除了該道歉,更應學習」,她質問,健康詮釋權來自誰的手中,她建議公共衛生納入文化要素,聆聽傳統智慧,找回部落自主健康。協會舉辦部落公衛種籽計畫,聆聽部落的心跳,培訓部落健康志工,為部落老人服務,紀錄部落耆老的傳統智慧,從歷史健康資料分析不同世代健康價值觀與詮釋方式。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